呆鸟乡村
极致慢生活
有态度的乡村旅游推荐者
春末夏初的江南
此江南,正是那个江南。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音演)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
许是犯了驿马星,整个五月都在路上奔波,然而只顾着匆匆前行,并未用心领略途中风景,只将五千里路,换成一叠长短不一的车票和一摞阴晴有别的照片。
回到蜗居,略洗风尘,把手机相册划拉到底,才记起月初曾到过江南,那个让完颜亮因一首《望海潮》而挥鞭南下的江南。
忘了所去何为,只记得一梦醒来,便身在绍兴,春末夏初的,梅雨丁零的三吴胜地。
静且净的绍兴城里,宽街上高树下,车流熙熙,却无攘攘,只有车轮与路面水,做沙沙的浅斟低唱。
我无心张望,只奔着三味书屋和百草园而去。
公交停靠的地方正是鲁迅故里的侧门,我跳下车只往侧门内探看了一下,就有三轮篷车师傅热情的凑上来,拿着本旅游地图,说可以载游和讲解。
一百元游八个景点,也没听太清是哪几个,想着不必撑伞,又有向导,又能给师傅们做点小生意,便坐了一轮篷车,由他领着我游一游这绍兴城。
师傅讲出来的,只有三分之一的普通话,但认真听还是能听懂那三分之二的吴音软语。他说先去王羲之故里,最后回到鲁迅故里。
三公里左右的中兴南路两边,就分布着书圣故居,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鲁迅故里和沈园等多个景区。
用了景区一词,是因为这些极具人文特色的地方,都已经被保护开发和包装之后,以城市名片的形式,向世界开放了。
于是我的足迹,就是由师傅载着往北走,去看绍兴的老城,书圣故里。
这一片街区是目前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荟萃着影响中华文化进程的绍兴名士"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历代名士的求学圣地。
众多名胜古迹散布在社区内的四街六弄之间,如笔飞弄的蔡元培故居、西街的戒珠寺、蕺山街的题扇桥、肖山街的探花台门等。
这些历史的碎片,将中国温润的文化光影,投映在江南纵横的水陌,如一朵朵的雨晕,收敛成雨滴重又飞身回屋檐,颤威威的挂着,一阵晋时风流拂过,便又下满了一整部的唐诗和宋词。
离王羲之洗笔的“墨池”不远,就是他的居所"戒珠寺“。
好好的宅院为什么叫”寺”呢?
篷车师傅讲,这王羲之最珍爱的有一个和尚朋友,一颗夜明珠和一只萌宠大白鹅。有一天和尚到访,聊到一半又有客人来,于是王羲之就出去待客了。
后来和尚走了,可夜明珠也不见了。于是他就怀疑可能是和尚借走欣赏了。可不久传到和尚那里,竟因为百口莫辨,忧愤而亡。
不巧没几天那大白鹅也焉答答病死了,家人宰了鹅之后,赫然发现鹅肚子里藏了那颗夜明珠,原来是那鹅吃了珠子,导致消化不良死掉的。
王羲之知道后,悔恨莫及,遂砸了珠子,改室为寺,题名“戒珠寺”。
然而事实上,王羲之最初改屋为寺时叫做“昌安寺”,到了唐朝大中年间,也就是差不多五百年之后,才改为“戒珠寺”,取"戒律洁白,犹如珠玉"之意。
在王羲之作品陈列馆,有按照时间脉络,依次展现了"东床快婿""初到会稽""临池爱鹅""题扇躲婆""戒珠失友""兰亭雅集""金庭归隐",等一些书圣人生故事的场景。
还有一张图绘展示了他平生去过的地方。与最近网络上流传的李白苏轼李清照等人的生平足迹一样,都是千山万水踏遍,才有绝妙的艺术传世。
在笔飞弄13号,是蔡氏几代聚居地。
从门楣上方挂着翰林匾的正门进到院里,就是蔡元培先生少时生活学习的地方。
中科举,点翰林,在风雨飘摇,世事巨变的百多年前的中国,蔡先生用他的学识,见识和开拓精神,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并为之奉献终身,毛主席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四通八达的巷陌,早已让我辨不清方向,任由篷车师傅领着在一个个弄堂里转。
但他很是耐心,一路如数家珍的讲解,当我在某处留连的时候,他就与其它载游客的师傅们等在门口闲谈。
他们都戴着绍兴乌毡帽,如同经典人物从书里站到了眼前。
点心铺子和越酿工坊大约是导游购物的地方,师傅载到门口,并无多言,店家也不招揽,等问询了才介绍特色和价格。
”这是孔乙己喝的酒吗?“我问黄酒坊里的老板。
”不是,他喝的是加饭酒,“她说,”只有我们本地人才喝得惯的那个味道。“
我尝了碗米酒,比我们这边自家做的多了酒的冲劲,出来时又贪了一碗,师傅说:”莫吃醉了,过会儿再吃呀。“
可能是因为下雨,或是尚早,古街里游人并不多。三三两两的篷车,碾着点点滴滴的雨,慢慢悠悠的穿行,轻轻细细的言语。
于微微处,更显得大寂静,在时空的宏大处,浩瀚着静止;在历史的细微处,静谧着喧嚣。
那一条条街巷,象一页页书卷;一座座古宅,如一段段行文;河与桥梁,将一节节时间转承起合,把最中国的文之静美,书写在这里,让千年里来人,踩着青石板,逐字细读。
从古街出来,回到现代街道,篷车师傅顺着中兴南路往回走,两三公里边骑车边介绍景致,还要我认真的记下去往兰亭和大禹陵的公交车路号,在哪里转车,走多远候车。
回到鲁迅故里,篷车行程结束,付钱致谢告别。
门口不时的有旅游团队下车,游客众多,都在鲁迅头像的大雕壁前留影。等了好一会儿,才找了个角度拍了张没有游人的照片。
鲁迅故里已被打造成五A级景区,没有门票,只用刷身份证就可以进到这个街区。
呆鸟乡村
乡村旅游践行者
文化旅游传承者
呆鸟有态度
极致慢生活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白癜风专家与您相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xs/5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