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系考潘氏子孙,如果你还傻傻搞不清楚先祖


源公,即潘从源,字执中,荥阳世家,河南光州固始县人。

潘从源,任东齐太守。随陈政军南下入闽,讨伐三十六寨。协建漳州,任司户参军,治漳有功,受嘉奖忠勇校尉、忠义将。南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年)追封竭忠辅国昭德将军,列陈元光祠供奉,夫人徐氏亦被诰封。是入闽始祖。其子潘仝、孙潘任。公之墓于年已修缮。

潘仝生于宋宁宗(赵括)嘉定六年(公元年岁癸酉)三月初八午时,陨于宋恭宗(赵显)德佑二年(公元年岁丙子)八月初二丑时。潘仝生有九子,其中第一子潘念为南宋光禄大夫,第八子潘毅为南宋皇室护卫都统。

《汀州府志》潘仝记载

潘仝于宋理宗(赵昀)淳佑四年(公元年岁甲辰)春中状元及第。官任广州观察推官(三品)升秘书阁学士(一品)。

潘仝之孙潘任(潘毅之子)随文天祥率义兵勤王抗元,封扶驾征讨大将军,南宋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后获明太祖朱元璋颁谥“忠节”。

。位于江西省兴国和万安县交界的界山五里隘的兴国一侧,距兴国县城约40公里,沿石级上山约米抵达墓地,墓地再登山米是兴国和万安两县交界的五里隘。状元家山在一个小山窝内,墓前10米左右即是陡坡,墓后也是陡坡状元家山的龙脉从海拔米的天湖山曲折而来,是兴国、万安、泰和三县交界的大山,气势雄伟。墓地是辛山乙向,辛酉分金。墓穴是一个“渔翁撒网”形。墓前两侧立了4根2米高的红石华表,正面刻有两副对联曰:“从中牟播环宇后裔当思祖德,源荥阳肇根基前贤历建丰功”、“狮子潭凤击蛟腾一堂瑞霭荣花萼,五里隘龙蟠虎踞万丈文光射斗牛”。前联嵌入了墓主“从源”的名讳。并说明潘氏起源于中牟,得名于荥阳的典故。后联说明墓地位于五里隘下狮子潭前的地理位置。墓门正中墓碑文曰:“宋始祖诰封监察御史升秘书阁大学士潘公讳从源字智河妣戴氏老太夫人佳城”。墓顶上是“状元家山”四个大字,墓侧还有重修的简介和捐资碑文。

“状元家山”正是是宋大学士潘仝的父亲潘从源夫妇的墓,据潘氏族谱记载和有关专家考究,潘氏墓是客家中原南迁的重要实物见证。

子孙后裔

(一)一郎潘念

潘念,字寿先,潘仝第一子,南宋光禄大夫。

在东莞市天马岭的“马鞍”上,有一座元代的古墓,墓主人姓潘,名念,字寿先,因在九个兄弟中排行第一,后人都尊称其为念一郎公。潘念原居汀洲府城(今福建省长汀县)。其祖父潘从源,字智河,精通武艺,曾任吉州教官;其父潘仝,字会道,宋淳佑年间状元及第,任广州观察推官升秘书阁大学士。潘念自小习文练武,成年之后,文武兼备。南宋端宗德年间,“因宋运扰攘”,率义兵至项山(今江西省寻乌县)剿寇有功,被封为光禄大夫,镇守闽粤交界的南澳(今为广东省南澳县,在宋、明两朝均设有总兵府),总兵加一级。潘念是一位英勇抗击外族入侵的爱国将领。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潘念率南澳总兵府的全部兵马,与其侄潘任(潘任八郎第五子,南宋端宗时任行都招讨使;宋帝昺立,晋升兵部尚书)协同作战,奋起抗击元兵。潘念在率兵抗元期间,从闽粤交界处的南澳岛上转战到潮州、惠州、东莞、广州一带,曾路过清湖天马岭。这个经常骑马领兵打仗的将军,见此岭形如骏马,触景生情,便指着天马岭对跟随其一起抗元的儿子潘宗庆交待:此地乃我百年之后归宿处。元灭宋之后,潘念忍痛遣散了跟随其转战多年的将士,只留儿子潘宗庆在身边,先是隐居于南雄上朔村,不久又迁至广州右卫乡,后又迁至莞邑学前。念一郎公辞世之后,其子潘宗庆谨遵父嘱将其安葬在清湖天马岭南面半山腰的“马鞍”之处(名曰“走马扳鞍”形)。

(二)八郎潘毅

潘毅,潘仝第八子,诰封一品,南宋皇室护卫都统。宋祥兴二年(公元年),宋、蒙崖山海战败后,随宋帝昺、丞相陆秀夫等赴海殉国。

潘毅后裔子孙,田汉先生所作《崖门怀古》其韵写下《崖门怀祖》诗一首,凭吊其在崖门海战随宋帝昺赴海牺牲。《崖门怀祖》:“千里魂牵水苍茫,今日临游古战场,折戟沉沙空悲切,从龙逐水荡回肠。潜隐只为复兴计,忠节犹增百代光,项山绝食同殉国,潘门世代更留香。”

注解:

1、崖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广东省江门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先生在游历崖门宋元海战旧址后留下诗篇《崖门怀古》,后人将该诗篆刻在大石上置于“崖山祠”中。《崖门怀祖》诗作者潘震飞是潘毅29代孙,其祖先潘毅曾参与该海战,潘毅为皇室护卫,后随宋帝昺赴海身亡。潘毅之子潘任,是为文天祥的部下,潘任在文天祥被捕后继续率义军辗转于雷州等地抗击元军,后闻宋帝昺一行已在崖山兵败蹈海全部遇难,遍寻赵氏后裔欲再辅助立宋复国无果,绝食于项山。作者熟读田汉之诗《崖门怀古》,故步其韵而作此诗《崖门怀祖》。

2、古战场:南宋与元军海上决战的旧址。宋昺帝祥兴二年(公元年)二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崖门海域展开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数十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覆没,丞相陆秀夫背着皇帝赵昺蹈海殉国,赵宋王朝灭亡。

3、从龙逐水:南宋兵败后,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皇帝赵昺蹈海殉国,皇亲与诸臣兵民等十余万人皆随宋帝昺赴水身亡。其时,潘毅又称潘八郎是宋皇室护卫,亦携妻丘氏赴水殉国。

4、潜隐:潘任闻悉宋帝昺蹈海殉国后,遍寻赵氏后裔欲再辅助立宋复国无果,率残部返乡,走到寻乌项山时,得知闽汀等地的元朝政权已经稳固,部队已难立足,不得已就地解散,他则带着随军的儿子十三郎,在项山定居。蒙元请其入朝为官不从,绝食身亡,妻陈氏随之。

5忠节:百年后,明太祖朱元璋打败蒙元光复河山,有感潘任抗元忠君,不事二主,谥潘任为“忠节”公。

6、项山:地处江西省寻乌县城东部,是赣、粤、闽三省交界之地。

潘任隐居寻乌项山,亦成为江西寻乌潘氏开基始祖,寻乌开基多年,40多万后裔分布于赣、粤、闽、桂、川、滇、湘、浙、皖、鲁、陕、港、台等地和旅居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尤以广东客家地区为多,《崖门怀祖》诗作者是潘毅的第五代孙潘琴的后裔,潘琴迁居广东,是为广东潘氏始迁祖。

(三)孙子潘任

潘任(—),字肩宏,潘仝之孙、潘毅之子。自小爱读忠臣传记,长大精武略、重忠孝,享誉乡里。

曾撰《长宁县志》宋忠节潘任,字肩宏,祖籍河南,是宋淳祐时状元、秘书阁学士潘仝之孙,南宋后期皇室护卫潘毅之子。潘任官至兵部尚书,是寻乌县潘姓的先祖。

宋景炎一年(公元年),从丞相文天祥起兵抗元,被封为扶驾征讨大将军。

宋祥兴元年(公元年),赵昺帝晋升潘任为兵部尚书。转战闽、粤、赣,大败元兵。

宋祥兴二年(公元年),宋亡帝丧,潘任率残部绕山北上,探知元军统治严密,不得已解散部属,自携随军儿子十三郎隐居项山,终日忧郁,不思饮食,叮嘱其子“牢记国耻、不做顺民、莫为元臣”,绝食而终。明太祖朱元璋为表彰潘任忠于宋朝,坚决抗元,颁谥“忠节”。

潘任是江西寻乌潘氏开基祖,子孙后裔播迁赣、粤、闽、川、滇等十三个省区及东南亚、欧、美各地。

(四)裔孙潘琴

潘琴,度名万十郎,潘仝第六世孙,是潘氏迁入广东的先祖。生于宋度宗丙寅()年,殁于元惠宗丁亥()。原居闽汀宁化县石壁村,因世乱,与胞弟潘瑟同移居广东惠州府长乐县(即今五华县)南段开基。生子三:鹏冲(文质)、鹏霄(文彬)、鹏汉(文伯),今广东潘氏后人多为其后裔三支。

(五)裔孙潘伯澜

潘伯澜,字荣善,是潘仝第十三世孙。生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年)正月。明朝成化年间,由广东兴宁县迁居韶州府属翁源南埔杨岸坝。

伯澜公后裔为崇澜公祖德,第四代裔孙于明万历年间(公元年),在今翁源县南埔镇杨岸坝建祠,老蟹游江形,乾山巽向兼亥已叁分。

清同治七年(公元年)七月,连南、阳山两县伯澜公后裔又在今阳山县七拱社学大荷园兴建伯澜公分祠,乾山巽向兼亥已。明成化四年(年),因阻徭役与县主结怨。为避官非,携家眷远离故土,从嘉应(即今梅州市)兴宁县迁韶州翁源南埔开基创业。数年后,五谷丰登,家声大振。澜公乐善好施,丈义疏财,德泽乡邻,百姓敬之。邻里乡民,凡事喜与公讼诉。伯澜公明事非,辩良莠,处理公正清廉,息事宁人。方园有求公办事者愈众,至使县主无事可办,无法中饱私裹。县主顿生嫉妒,怀恨在胸,上疏朝庭,污以事端,计陷澜公。时朝庭失察,州府昏庸,于明弘治年丁巳岁(公元年),通令传讯澜公。公不从,县主升兵进剿潘宅,幸乡邻密报,各有帮助,澜公遂支散家人别处营生。独携长子与官兵相缠,妻氏,附之。公等持炸药火锍等武器与官兵激战,十分英烈,爆火轰天。终因寡不敌众,宅寨履为平地,激战中,澜公身负重伤,星夜南潜。行至交里九龙水塘边,口渴难忍,至塘边饮水恬息,力不能支,大呼苍天,气绝身亡!上苍惜澜公之德,遣蚂蚁含泥葬之。后人称为‘潘家蚁子地’。后裔就此作冢以祭之。

南埔一战,长郎(玙)公幸存,后徙江西江龙南墩头开基,陈氏太祖婆亦幸存,后随子二郎玟公与五郎珠公携长郎(王与)公之子千,及叁郎玲公之子潘贤往长宁(即今新丰县)沙田缠良楼下暂避,不久齐往英德象岗居住。数年后,二郎玟公复徙长宁沙田新岭开基,叁郎之子潘贤随之,五郎珠公则复徙长宁沙田缠良楼下开基,长郎之子潘千随之;潘千长成后,移沙田大水坑开基。至此,新丰潘氏概系澜公之长、次、叁、五郎后裔,计有数万之众。其间又有从新丰徙居江西及粤之、清远、从化、花都、增城、龙门、东源、四会、广宁、怀集、罗定、岑溪、淅江、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另外,

仝公后裔,九子均已有资料,考证资料也在整理过程中。唯有其后人对史实叙述不一,记载更是不清,相关考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其中年份的出入问题需要史学实证。

12

潘公子言

很多的家族史实真相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湮没在了浩瀚烟海里,后世子孙多对此世系无从考证,便对先祖或一知半解,或完全无所知,也正因为此,我们更应该对家族历史追本溯源,这是对家族负责,对我们自己负责。

文|潘公子

本文来源于:潘氏一家亲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xs/468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