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沈珉
黄酒文化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只有在文化整体的观照下才能解读其价值。在常见的黄酒文化分析中,阐释框架围绕着对象本身展开,其他相关性内容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其内在的逻辑性没有得到更流畅的梳通。文化生态学以生态学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研究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内部及外部的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并寻求文化发展的原则、规律等。其突出的特点是把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纳入到文化研究之中,把文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梳理作为基本的分析方法,文化内涵的解读因此得到妥善的加深与扩衍。文化生态学理论虽然着眼于文化整体的研究,但其提供的方法也为文化子项的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下面即以本
人撰写《浙江黄酒文化研究》的体验出发,浅析文化生态运用于黄酒文化研究的情形,以请教于大方之家。
一、生态文化的整体观运用于黄酒文化的研究
文化生态学以生态的观念进行文化研究,它认为文化是个不可分的整体,因此,每一个文化因子的生存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构成文化生态系统的诸个文化因子与其系统外环境发生联系,每个文化因子与整体之间以及因子相互之间也有着纵横交错的联系。这一观照的视野,有助于更加宏观地把握黄酒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更加全面地界定黄酒文化的边界。
(一)有利于黄酒文化内外系统的梳理
文化生态学的引入,使得对黄酒文化边界的清晰具有更理性的思考。黄酒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哪些又是与之产生关系的值得讨论的文化因子?
延伸的尺度以及结构空间怎样呢?无疑,对于黄酒文化系统的梳理必须围绕黄酒文化的定义展开。有关文化的界定众说纷纭,这里引用较为普遍的文化结构三层面说来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文化的外层是物质的部分,即马克思所说的“第二自然”,或对象化了的劳动;中层是心物结合的部分,包括自然和社会的理论、社会组织制度等;核心层是心的部分,即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酒文化又是什么?酒文化就是人类在酿酒和饮酒实践过程中所展示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反映这种社会生活的各种意识形态,包括从物质到精神属性方面的内容。从物质上说,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的饮料,是酿酒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漫长的酿造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色香味各异的不同类型的酒,产生了不断发展与演变的酒具,而且在生产与销售领域,也产生了生产的规范、贩运的程序与管理的制度。而酒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现象,它能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使其物质性直接导向其精神性,对人类的社会、意识、宗教、伦理、政治、法律、文学和艺术造成巨大影响,从而形成了多角度、多线条的复杂文化现象。黄酒文化又是酒文化的一个分支,通过对酿造材质的限定,从而使生产工艺、地缘以及相应的社会内容与精神属性得到更为精准的描述。
黄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黄酒生活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同时酒业也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酒的生产的规模与状态,可以看成一个朝代、一个时代社会富足贫穷与否的晴雨表:如果粮食生产丰收,那么酒业就得到发展,从事酒业生产与销售的人员便增加,商业经济也得到扩张;相反,如果农业生产低下,那么酒业的生产同样受到抑制,国家无法从酒业中得到税收,社会经济生活也受到影响。历史上,各朝代统治者都会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
而酒也与国家政策关紧密相关。自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有的朝代,为了解决军事支出,允许军队从事酒的酿制与销售。同时,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税赋形式有关,成为与百姓生机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内容。除此之外,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历代酒榷制度中体现的,是各种阶层力量的对比与权势的较量,表现出丰富的政治内容。
另外,酒的社会功能还大大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从作为贵族特权标志的“天之美禄”,到民间成欢忘忧的催化剂,到迎来送往的人际交往的辅助物,到生离死别人生百态上演的道具,酒与社会、民俗的关系不可谓不深。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穿插在中国历史之间,见证了同仇敌忾的豪举,目睹了伤身败体、亡家灭国的悲剧,体验了浪漫无比的诗情。中国黄酒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由此,简单地说,黄酒文化形成了一个梯级性的排列:
物质层面:不同品质的水、曲、米及不同品质的酒、不同类型的酒具等;
技艺层面:酿造技术;
行为层面:饮酒类型;
社会层面:饮酒习俗、酒事、酒政等;
精神层面:酒的观念、信仰、传说等。
以上系列形成黄酒文化的内系统,这种基于文化的层面分析又与文化生态学的开拓者斯图尔德从技术的、社会到文化的基本分析程序不谋而合,体现出科技史与人文史结合的考察方式从技术产物到文化产物诸层面,黄酒文化都与其他文化因子产生作用,如物质层面中水、曲、米与地理结构、植被分布、气候情况、水利工程、农业生产等相关;而在技术层面则与制陶技术、冶炼技术的变迁相关;在社会层面,与政治、军事以及国家制度产生折射的关系;精神层面,则与审美追求以及信仰等有关。遵循“环境——技术——行为方式——观念形态”这一内在的分析模式,我们可以以“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文化生态框架来诠释黄酒文化的文化背景:
自然环境: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植被分布、地理资源等;
经济环境:农业制度、军事制度、商业制度、制陶工艺;
社会环境:社会习俗、审美风尚、政治制度。
只有将这样的环境描述作为黄酒文化阐释的背景,并将与之关系较为紧密的文化因子作为论述的对象,才能将黄酒文化放在文化整体的观念进行梳理,黄酒文化的陈述才从勾勒转为晕染,材料才会厚重。
(二)有利于描绘以黄酒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共生现象
梳理黄酒文化的核心文化因子,使得黄酒文化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而对于文化的外部环境的进一步考察,则能够在文化整体的视野中审视它。把黄酒酿造工艺史与自然环境、民俗风尚以及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使黄酒史有一定容量而成为一部文化史,与以往以酒事、酒典叙述为主的泛泛而谈的酒文化作品作了区别。
而在整体的考察中,酒文化与山水文化以及茶文化产生了有趣的交集。在技艺层面中扩大至木工业以及度量计工具的制作等,行为文化中涉及社会阶层的分布,社会文化中对于国家制度的解读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等,其精神层面来说与仙道文化的关系。外部的环境又可以从物质到文化进行排列。通过对地域黄酒文化的解读,有理由认为浙江黄酒文化是浙江山水文化的延伸,山水文化提供了黄酒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又使得黄酒文化具有了精神层面的特殊内涵。比如,浙江黄酒文化分布密集区域与浙江茶文化分布区域的重合,与道教文化在地理上有趣的交集等。将黄酒文化与茶文化进行了历史性追溯及比较研究,分析“茶酒共生”的文化意义也就是文化整体思维下的一种探索性论述。同样,研究也将黄酒文化与仙道文化作了考察,揭示两者地域高度重合的内在原因。同时,研究将黄酒生产销售放在浙江商业文化的大环境中加以讨论,认为正是浙江的商业环境才使黄酒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引起明清以后黄酒盛名的流传。而黄酒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与当地的民情民风相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俗。这就把本不属于黄酒文化系统的文化因子纳入考察视阈之中进行分析,从而分析文化同化、涵化的现象,为黄酒文化的研究拓宽了思路。
二、文化生态学的动态性与开放性对黄酒文化研究的启示
文化生态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示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系统会因外部及内部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从而使自身必须加以改变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而探索文化发生、发展的规律。这样,文化生态学强调了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将单向度的适应解释为一种或然性,因此文化生态学否定了“文化是由环境制约而形成的必然结果”这一结论,而把文化还原到更为复杂的原境之中,探索了文化发展的多种情态。斯图尔德文化网的观念即让具体文化研究的触角更加活跃,更加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jt/4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