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登陆Amlogic开启IPO将登陆科


1.Amlogic开启IPO将登陆科创板,募资抢滩IPC

2.海思/紫光展锐/汇顶“代言”的我国IC设计业究竟进展如何

3.中微半导体等领航,我国集成电路材料设备企业最新技术进展概览

4.绍兴数字经济倍增计划:重点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打造大湾区芯高地

5.一拖再拖!合肥江丰进入正式投产阶段

6.天津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聘请中芯国际周子学为名誉会长

7.北京公布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拟表彰名单这些IC企业家入选

1.Amlogic开启IPO将登陆科创板,募资抢滩IPC

集微网消息,科创板呼之欲出,一批批半导体企业正积极展开上市辅导,准备登陆科创板,快速走向上市资本通道。

集微网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国内知名的半导体厂商Amlogic(晶晨半导体)已经开启IPO通道,正计划成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其保荐机构更换多次后定为国泰君安。

无独有偶,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也已经发布Amlogic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显示Amlogic已经与国泰君安签署辅导协议并进行辅导备案。

Amlogic已达到主板业绩“红线”

资料显示,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晨半导体”)是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为多种开放平台提供各种多媒体电子产品,包括OTT、IP机顶盒、智能电视和智能家居产品。

据Amlogic介绍,公司拥有高度优化的高清多媒体处理引擎、系统IP和CPU和GPU技术,为付费电视运营商、OEM和ODM厂商提供产品解决方案。晶晨半导体通过各项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成本、性能和功耗优化,能够提供Android和Linux的交钥匙方案,帮助合作伙伴快速部署市场。

在机顶盒市场,年,Amlogic就推出32位与64位的SoC产品策略,既有32位的适配FullHD应用的4核方案S,以及面向4K应用的S,还推出了旗下首颗64位真4KSSoC。随后,Amlogic还推出2颗真4K、64位SoC——SX与S,并在机顶盒市场上获得超过40%的芯片市场份额。

在智能电视市场,Amlogic三年前也推出了64位分体与插卡智能电视SOCT以及一体式智能电视SOCT,T与T均集成了4核Cortex-A53CPU与Mali-TMP2GPU,支持4KH.

60fps10-bit和HDR,这2颗芯片得到多家家电大厂与互联网公司的实质产品导入,其中就包括小米的中高端电视早已采用Amlogic的芯片组。

据熟悉Amlogic的行业人士透露,近几年,Amlogic在OTT盒子和电视市场取得不错的增长,支撑了公司业绩的持续上升,其营收和净利规模已经达到主板上市的隐形“红线”,原本Amlogic也是准备在主板上市的,但由于科创板推出在即等多方原因,最终Amlogic还是选择在科创板上市。

募资加码IPCSoC市场

除了持续发力机顶盒和智能电视等传统业务外,Amlogic此次IPO募资意在开拓新业务。

据行业人士透露,Amlogic此次上市募资重点在于加码IPCSoC市场,与北京君正、国科微、富瀚微等抢占安防IPC市场。

据麦姆斯咨询报告,全球视频监控市场规模预计将从年的.9亿美元增长至年的.4亿美元,年至年期间将以13.1%的复合年增长率获得增长。当中尤以网络摄像机(IPC)的成长势头最为凶猛。

再加之,随着IPC应用规模逐渐普及开来,上游芯片领域格局也逐渐发生了改变,除了TI、安霸、恩智浦等厂商外,国内海思、北京君正、国科微、富瀚微等国产芯片随之大力抢占市场。特别在当下国家政策的风口上,国产芯片的认可度空前之高,“中国芯”都在全力加入。

研究报告显示,年到年,IPCSoC芯片的出货数量复合增长率高达55.9%,未来几年的增速则会超过30%。这一快速成长的细分领域将成为国内各大安防芯片厂商竞争的焦点,这就吸引了很多厂商投身其中。

不过,目前国内IPC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明显;中高端市场基本被安霸、TI和恩智浦和海思等厂商占据,Amlogic想在这个市场突围着实不易。

目前,晶晨半导体创立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圣克拉拉,并在圣克拉拉,上海、北京、深圳、台北、首尔和法国设有研发中心,支持和销售分支机构,公司在视频、音频和图像处理领域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应用于数字电视、家庭媒体中心和机顶盒等消费电子产品。而对于Amlogic能否顺利登陆科创板,且抢占IPCSoC芯片市场,不妨拭目以待。

2.海思/紫光展锐/汇顶“代言”的我国IC设计业究竟进展如何

集微网消息(文/小如)1月23日,华信研究院发布了《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白皮书()》涉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技术动态,例如在设计方面,介绍了华为海思、华大半导体、紫光展锐、深圳汇顶科技等设计企业技术情况。

IC设计公司数量日益增加,数字IC设计则是IC设计领域中最活跃的领域,不论是传统的CPU、存储器还是面向新应用的IC设计,都有不少新技术出现。

以下为本次报告提及的国内IC设计企业中的“代表”。

(图片来源:华信研究院)

华为海思

海思的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多个领域,并成功应用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海思拥有先进的、对人工智能提供全面支持的手机SoCKirin芯片,以及云端芯片Ascend、终端芯片Ascend。

华大半导体

华大半导体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电路企业而组建的专业子集团,在智能卡及安全芯片、智能卡应用、模拟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占有较大的份额。

华大在MCU研发有深厚积累,拥有nm超低功耗代工生产线和40nm全球最先进的代工生产线。

紫光展锐

紫光展锐是紫光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致力于移动通信和物联网领域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及设计,产品涵盖2G/3G/4G/5G移动通信基带芯片、物联网芯片、射频芯片、无线连接芯片、安全芯片、电视芯片,推出了支持AI应用的紫光展锐SC、物联网芯片RDA。1月21日,紫光展锐表示将于年推出5G芯片,目前第一款5G芯片已经开始流片,未来将引领中国5G芯片商用发展。

紫光展锐是全球第三大手机基带芯片设计公司,并致力于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芯片设计企业。

深圳汇顶科技

汇顶科技是全球前四大指纹传感器设计公司,产品包括指纹识别芯片、电容触控芯片、固定电话芯片等。年推出屏下光学解决方案。在触控技术领域,汇顶科技推出全新一代AMOLED触控解决方案,同时在全球推出首个支持主动笔的手机触控方案,并应用在华为旗舰级Mate20X上。

豪威科技

从年初被中资收购完成私有化至今,豪威科技(OmniVision,业内简称ov)多次被多家公司提出收购,但是往往一波三折,如今被韦尔拿下。如今,芯力投资、芯能投资%的股权已过户至韦尔股份名下。芯能投资、芯力投资均为持股型公司,其主要资产为其持有的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豪威”)的股权。

豪威科技主营业务为设计、生产和销售高效能、高集成和高性价比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其图像传感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级和工业级应用中。豪威科技图像感知领域主要产品是FSI、BSI、ASCI和LCOS。

中兴微电子

中兴微电子主流产品工艺达到28nm,核心芯片研发已突破16/14nm,在研发10nm以下5G芯片。

格科微电子

格科微电子成立于年,多年来在国内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出货量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产品用于手机和平板等移动终端。目前,格科微主要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LCDDriver、高端嵌入式多媒体SOC芯片及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销售。

北京智芯微电子

智芯公司开发的“密码芯片系统的攻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我国唯一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密码芯片项目。目前,其芯片安全技术实现国内绝对领先,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表、配电终端等电网相关智能终端中,芯片安全技术实现国内绝对领先。(校对/小北)

3.中微半导体、上海新昇等领航,我国集成电路材料设备企业最新技术进展概览

集微网消息(文/春夏)1月23日,华信研究院发布了《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白皮书()》涉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技术动态,对大陆主要集成电路设备、材料企业技术进展作出介绍。

(图片来源:华信研究院)

大陆主要集成电路设备企业技术进展

上海微电子承担着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及02专项光刻机科研任务,前道制造光刻机最高可实现90nm制程,有望快速将产品延伸至65nm和45nm。

中微半导体刻蚀设备已经进入台积电7nm、10nm产线。据悉,中微半导体是7nm工艺被验证合格、实现销售的全球五大刻蚀设备供应商之一。

北方华创的硅刻蚀机、金属硬掩膜刻蚀机、PVD、CVD、ALD、氧化扩散炉、清洗机、快速退火设备等已实现14nm突破并推动量产,启动7/5nm研发。

沈阳拓荆自主研发的12英寸PECVD设备通过中芯国际的产线验证并实现量产。

盛美半导产品主要是基于SAPS和TEBO技术的单晶圆清洗设备已经进入SK海力士、长江存储、上海华力等先进产线。

北京中科信在高能量、大束流和中束流离子注入机中均布局较为完成,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已经进驻中芯国际。

中电科装备8英寸CMP设备已经进入中芯国际生产线进行工艺验证,12英寸设备在研发中。

上海睿励拥有12英寸晶圆全自动光学膜厚检测系统和关键尺寸、形貌检测系统等产品。

长川科技拥有数模混合测试机和功率测试机,已布局存储器、数字信号、模拟信号、SoC测试机研发。

大陆主要集成电路材料企业技术进展

上海新昇已实现12英寸硅片量产,目前产能为6万片/月。

浙江金瑞泓具备8英寸硅片12万片/月的产业化能力,掌握了12英寸硅片核心技术。

天津中环8英寸区熔硅片实现量产,12英寸晶体部分进入工艺评价阶段。

江丰电子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品已应用于国际先进制造工艺,16nm节点实现批量供货,满足国内厂商28nm节点的量产需求。

晶瑞股份产品包含紫外负型光刻胶和宽谱正胶及部分g线、i线正胶等高端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i线光刻胶量产。

中船重工七一八所研制出四氟化硅、六氟乙烷、八氟丙烷、八氟环丁烷、氯化氢、氟化氢等9种高纯气体及10种混合气体并实现量产,三氟化氮、六氟化钨打破了国外垄断。

江化微电子生产的超净高纯试剂包括酸碱类试剂、蚀刻类试剂盒溶剂,大部分产品可达UL级和SL级,其中UL级等同于美国SEMEC7标准,SL级等同于美国SEMEC8标准。

鼎龙股份CMP抛光垫产品已获得客户认证并取得订单,并在28nm以下先进制程领域也有布局。(校对/小北)

4.绍兴数字经济倍增计划:重点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打造大湾区芯高地

集微网消息(文/小如)近日,绍市出台了《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力争到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较年翻一番,达到亿元以上,绍兴数字经济发展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以下为《倍增计划》中的重点任务。

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

1.打造大湾区集成电路“芯”高地。力争到年,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产值突破亿元;到年,产值突破亿元;到年,产值突破0亿元,创建成功浙江省“万亩千亿”级新产业平台、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园示范区。

(1)实施集成电路制造跃升工程。依托中芯国际MEMS(微机电系统)生产线,拓展MEMS领域封装测试及模组制造,形成MEMS传感器领域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到年,集成电路制造业产值突破亿元。

(2)实施集成电路设计提升工程。推进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级平台创新综合体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方案—芯片—模组—整机”的产业整合生态体系,打造面向智能应用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高地。到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产值达到亿元。

(3)实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完善工程。以韦尔股份、豪威科技等重大项目为依托,重点聚焦晶圆级封装等先进技术,建立国内领先的先进封测生产线和封装技术研发中心到年,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

(4)实施集成电路应用推广工程。加快鸿吉智能、北斗导航等企业的建设推进,做实做强北斗高精度导航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北斗导航大数据处理中心和位置信息服务平台,建成浙江北斗产业科技公司孵化基地,打造中国东部北斗技术应用推广中心。加快集成电路专用设备、8英寸/12英寸硅片等集成电路配套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增强产业配套。到年,集成电路应用领域产值达到亿元。

2.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赋能升级

(1)新型显示。依托京东方、虬晟光电、阳光照明等骨干企业基础优势,以AMOLED和超高清量子点液晶两大显示技术为引领,重点引进柔性显示屏产业。

(2)智能传感器。以MEMS技术为支撑,培育引进物联网配套、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智能传感器企业。

(3)新型元器件。鼓励和推动向日葵光伏、悦昇新能源、晶茂科技等光伏企业瞄准前沿领域发展电子级多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

3.布局抢滩未来前沿产业

在未来前沿产业方面,未来前言产业方面,积极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产业。

为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倍增计划》提出,将从大力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培育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加快探索5G工业应用、打造工业APP应用之都、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实施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行动等方面进行推进。(校对/小北)

5.一拖再拖!合肥江丰进入正式投产阶段

集微网消息近期,江丰电子投资者对合肥江丰项目的延期问题愈发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白癫疯给怎样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zy/509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