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文化馆《青藤》杂志年第2期封面
吾心光明
王阳明传奇故事
王阳明知行合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功
宁王朱宸濠十万精锐突然起兵北上,令大明朝廷措手不及,无力抵抗,局势岌岌可危。对当时形势,王阳明分析,朱宸濠不出三种情况,直接去北京,没准备,可能得计,这是上策;如果取南京,攻下南京,至少可以与北京割据,江南受控,这是中策;如果不出南昌,对我们来说,这是下策,对我们是上策。一定要使他在南昌受阻,不能走出江西。他用什么办法阻挡十万大军呢?他用的是反间计,一连串假文书,使朱宸濠不敢轻易北上,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王阳明临危不乱指挥临时集结的三万乌合之兵,只用了短短二十天的时间,就击败了朱宸濠十万叛军。
在庐山秀峰境内的李璟读书台下,有一块数丈见方的石壁。王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书写碑文,人称记功碑。碑文共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记功碑》全文:“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
看戏
以“目连救母”为内容的目连戏,自北宋以来就以宋杂剧、金院本、南戏、元杂剧、传奇等各种戏曲形式演出于全国广大城乡舞台。至明代依然不衰,尤以安徽、浙江两省为盛。王阳明回乡省亲,看到当时的目连戏,情形是如此热闹: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族阳戏子剿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莲,凡三日三夜。四围女台百什座,戏子献技台上,如度索舞縆、翻桌翻梯、筋斗蜻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之类,大非情理。凡天神地抵、牛头马面、鬼母丧门、夜叉罗刹、锯磨鼎镬、刀山寒冰、剑树森罗、铁城血澥,一似吴道子《地狱变相》。这时候,台上是纸札万钱,灯火闪闪,人心惴惴,面皆鬼色。戏中套数,如《招五方恶鬼》、《刘氏逃栩》等剧。而台下呢,万余人齐声呐喊,蔚为壮观,于是王阳明也拍手称好,连呼“过瘾,过瘾”。
王阳明对民间文化十分推崇,他评论当时颇为流行的目连戏曰:“词华不似《西厢》艳,更比《西厢》孝义全。”同时,他对于诸如《西厢记》之类以男女私情为题材的剧目也没有一概否定,只是希望戏曲多演些忠孝节义的故事,以产生更好的教化效果罢了。
作者:那秋生
(选自《青藤》年8月第一期“民间文艺”栏目)
长按识别瀹濆澔涔濆洯宸ヤ笟鍖?鏈夐渶瑕佷繚濮嗙殑瀹跺涵鍙互涓庤繖鏍风殑缁勭粐鑱旂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zy/4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