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绍兴名人馆7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曾国藩评王阳明

王守仁(年10月31日-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王守仁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

王守仁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今天说起王阳明大圣人的童年,津津乐道极多的是天赋:三四岁年纪就识字,搬家到京城的路上,不到十岁的年纪,就敢在金山寺作诗,惊倒一群游客。

但其实当时比这些更叫身边大人小孩惊到的,就是这孩子的淘。

来京城读书没几天,这个浙江插班小孩,就淘得叫先生抓狂:帮差生同学做个弊,基本就是家常便饭。

如此劣迹斑斑,老师一开始还是忍,倒不是怕他那状元老爹,而是这熊孩子的风格,就是倔,老师整他越凶,他反过手来捉弄老师就越厉害,只好能忍则忍。

这一忍,就忍出了京城长安街上这一景:一个十来岁浙江口音孩子,披一身破衣服做披风,带十几个熊孩子吆五喝六招摇,一路还歌声嘹亮。

闹归闹,但是仔细把王守仁在京城所有的荒唐淘气事,前后左右梳理一遍,却忽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虽然淘气得荒唐,但在长安街上招摇,全按照军队阵法来指挥,唱着歌招摇过市,居然唱的还是岳飞的《满江红》!

28岁那年王阳明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生涯。

而在正德元年,宦海浮沉六年的王同学,遭遇到人生的最大挫折:他上书斥责权阉刘瑾奸恶。结果招来大麻烦,自己先入狱后贬到贵州龙场。

到了贵州,王阳明每天栖居山洞里,还亲自凿了一副石棺,自己端坐在里面。年的某个深夜,一声长啸从石棺中破空而出,王阳明终于悟出了天理。

王阳明悟出的天理是什么呢?其实只有四个字:心即理也。王阳明认为所谓的天道,其实就隐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研究世间所有的外在的东西,还不如向你自己的心问个究竟,心灵是一切问题的本源。

也是在这个时候,王阳明提出著名的“知行合一”这个理论。每个人做事时应该心无旁骛、毫无杂念地沉浸在事中,让你的心去指导你的行为,而不受外界的干扰。

至此,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诞生了。这门学问后来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指明灯,也使得王阳明跻身于孔孟朱圣贤行列。

活在当下,专注眼前的事情,不要在意过去,做无谓的得失计较;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无需杞人忧天的担心。这是早在几百年前古人就已发现的智慧。心态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真正的快乐是一个不断放下自我的过程。活在世上,不要把自己太那么当一回事,真正的快乐是忘我的,无拘无束的自在的境界。

王阳明告诉我们: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本源,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他曾给学生举例,古代的张良、诸葛亮、董仲舒等大人物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因为他们欲望少,所以才能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事业中。而现代人欲望太多,容易患得患失,无法做到心无旁骛地做事情。

兰亭智库由绍兴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社和绍兴文理学院三方合作共建,以服务决策、服务大局、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聚焦经济发展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旨在成为政府决策的“思想库”、“智囊团”、研究院”,行业、企业发展的“好参谋”;为推动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置顶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xs/512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