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这是鲁迅的小说《祝福》的开场白。“年底像年底”,看起来像是个病句,仔细体会,前一个年底指的是时间,而后一个年底则是指气氛,是新年的气象,就是我们俗称的年味。年味是什么?记忆里,年味是一帧帧喜庆的画面,一幕幕忙碌的场景,一碗碗诱人的菜肴,一件件崭新的衣裳,一只只充实的红包,一声声噼啪的鞭炮,一缕缕沁人的幽香,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年味是气息,年味是画面,年味是习俗,年味是空气般无处不在的文化。是的,文化越深厚,年味也就越醇厚。古城绍兴,年的历史窖藏酿就的年味犹如香气扑鼻的佳酿。秋收冬藏,鱼米之乡的人们储存起充足的粮食,便进入了冬酿的季节,家家户户的厨房角落里发酵的新酒,孕育出甜甜的诱人幽香。冬日暖阳,沿河的粉墙黛瓦檐下,晒出的一串串腊肠酱鸭鱼干红红的年景。瑞雪初降,搡年糕的汉子把憋了一冬天的劲儿在号子里尽情挥洒,裹粽子的女人和着雪白的糯米、通红的枣子把一串串灿烂笑声裹进青青的蓑竹叶,细心地捆实扎牢。腊月廿三,零星的爆竹载着缭绕香烟欢送灶司菩萨直上重霄汇报一年的辛劳。从这一天开始,人们便翻着老皇历挑选着黄道节日,准备“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最欢欣的莫过于孩童,读书的自然放了年假,除了吃就是没命的玩了,抽陀螺,打弹子,跳橡皮筋,拍洋片纸,或者用自做的火炮子枪、小炮仗冷不丁弄出一记惊人的声响,吓得姑娘们捂耳尖叫,一咋一呼。至于大年三十,自然是年味的高潮,女人们在厨房洗汰煎炒忙乎半天,男人们在厅堂摆开祭祖的八仙桌,斟满酒盅,邀请列祖列宗前来分岁,歆享一年的成果。孩子们在一整天的偷吃中早就饱了口腹,满桌的菜肴已经没有了诱惑力,此时最期盼的是能拿到多少压岁钱的红包。大年初一,开门炮仗一响,换了新帽新衣新鞋的孩子们像一窝小鸟似的飞出门来,互相在比较着谁的新衣裳好看,或许是吃了甜腻腻的汤圆的缘故,此时一律嘴甜,见了长辈都亲热的叫一声,其实为的是得到拜年的犒赏。从初二到元宵甚至更久——正月里来做客忙,路上所见是提着“包头”的作客人群,家家道地里是一簇簇穿戴新鲜的陌生面孔,磕磕瓜子,喝喝糖茶,话话一年的喜悦。然后,在吃吃喝喝的生活中,突然发现,自己就像坐在一艘缓缓行进的船中,盼望好久好不容易来到眼前的年节,不知不觉就像码头一样一点点远离,而下一个年节下一个狂欢,掰着指头算算却是那么遥远……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吃了汤圆,看了花灯,年货也吃得差不多了,年味也渐渐淡了,干活的开始忙碌了,读书的又重新背起了书包。于是,孩子们又将一遍遍地询问父母:“过年还有多少天呢?”这就是孩提时候的年味,这就是一个老绍兴人记忆关于年味的一幅幅画面,这画面对于新世纪的人们是陌生的,也是没有多少吸引力的。然而,对于经历过的人,却是拂之不去的甜蜜和温馨。现今的年味越来越淡,那记忆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
编辑:绍小少
资料来源:绍兴旅游
绍兴市旅游委员会综合整理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mj/47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