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年11月以来,柯桥的每一天都在发生一些“变化”,每一天都会迎来一些“期待”,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关键词——改革。
这些变化中,
哪一个最让你满意?
哪一个更值得期待?
柯桥,
接受你的检验!
1率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
年底,作为全省唯一的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试点,我区通过提前介入、并联审批、建立“中介超市”等措施,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办理时间从原来的天压缩至天以内,提速70.93%。该试点已于年11月在全省推广,目前共有只项目进入该流程,其中完成只,总投资额.11亿元。年,又率先在全省开展核准目录外不再审批试点,通过改审批制为“承诺+备案”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实现从“重审批、轻监管”到“轻审批、重监管”的转变。目前共有74只项目进入不再审批试点,其中16只完成全部流程。年12月,又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启动了高效审批50天全流程试点,首只项目仅用时22个工作日。今年2月,我区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制度改革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今年6月,我区成功获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省级试点,8月8日挂牌成立了区行政审批局,这意味着今后企业和市民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只需跑一个科室即可完成。
2建立健全“五水共治”体制机制
我区全力打好“五水共治”组合拳,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今年,围绕“创建省级‘清三河’达标区、再夺大禹鼎”目标,我区正全面打响“五水共治”攻坚战。推进治水项目建设,明确今年建设项目共52只,1-6月完成投资28.2亿元,占全年投资的63.6%。加快推进河道清淤,至6月底,全区面上已完成清淤万方,占年度清淤任务的92%。强化“三河”整治提升,全面开展“回头看”,及时查找处置问题。1-6月,29个市控及以上水质断面已全面消灭劣Ⅴ类,Ⅰ~Ⅲ类断面达到18个。深化重点领域治理,实施印染产业整治提升“亮剑”行动,关停印染企业近70家;对全区个工业小区家“低小散”企业进行整治。同时,深化生活污水治理,启动实施39个城镇村居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继续推进畜禽养殖场等深度治理。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
我区积极推进医疗集团化管理、区域医疗中心和“一院一品”建设,让资源沉下去,有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通过实行临床医生晋升职称前进修和下派制度,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层开展服务,引导基医院进修学习。通过指导基层全科医生开展疾病治疗、住院转诊等服务,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通过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完善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平台,实现镇级以上医疗服务机构自助结算服务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小病进社区比例达62.76%;全区医院的病例数达到例,其中上转急诊患者例,门诊患者例,预约大型检查例,上转住院患者例;医院向基层下转患者例。
4推进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我区加大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力度,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先后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统筹配置公共资源,推进高中段学校向城区集聚,初中和镇中心小学向城镇集聚,完(村)小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近年来共撤并义务教育段网点24所,新建扩建高标准现代化学校54所,改造信息化课堂多个。深化教育集团化办学,在义务教育段建立10个教育集团和30个区级、镇(街道)级教育联盟,学前教育段建立6个“区域性园际发展共同体”。建立师资流动机制,规定校长教师6年定期区域交流,实行薄弱学科走教、跑教和城区骨干教师偏远学校支教机制,实现每年向山区农村薄弱学校输送骨干教师名以上。加快发展优质学前教育,目前省等级幼儿园覆盖率97%,学前教育入园率99.85%。
5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自年起,根据省市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区把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新时期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推动“两富两美”和“三个柯桥”建设的重要载体。按照“一村一色”、“一堂一品”建设要求,深入挖掘和有效传承优秀村落文化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成投用农村文化礼堂70个、精品馆和特色馆43个、“最美文化礼堂”15个,在提升农民素质、打造精神家园、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我区被评为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市、区)。
6全面实施“三权到人(户)”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近年来,我区加快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截至年底,全区个村全部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共量化集体资产31.31亿元,持股56.87万人;全区已发放股权证49.36万本,发证率90.9%。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和农房登记发证工作,统筹整合办证程序,实行土地和房屋登记“两证联办”,截至年底,累计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18.14万宗,完成农房登记发证11万户;同时创新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已完成宅基地置换农户户。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同时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累计流转土地10.97万亩,流转率达62.83%。
7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我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激发基层创新活力。强化科技政策扶持,设立万元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专项扶持资金,每项科研成果按实际支付技术合作费的50%给予奖励,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设立科技人才风险投资基金,目前已成立两个子基金,规模分别为1亿元、2亿元,已投资项目3个、金额万元。加快产学研合作,实施成果转化项目项,带动科技投入2.8亿元;与浙江大学等8家高校院所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同时,推广“科技创新券”政策,去年以来共发放科技创新券.47万元,使用.93万元。另外,目前我区正在高标准启动绍兴金柯桥科技城(绍兴市千人计划产业园)规划与建设,积极争创省“千人计划”产业园。
8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我区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加大人才政策扶持,制定出台“人才新政”,新政从资助人才项目、奖励中介招才引智、引导金融机构扶持人才创业等方面制定了20条政策,其中对国际一流团队和顶尖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拟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建立人才服务平台,在科技园建设“创立方”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今年已组织项目资本对接会、“新三板”培训会等活动50余次。设立人才科技创新基金,建立人才信用贷款“风险池”,目前已发放贷款近万元。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在国内外设立引才联络站,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至去年底,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5人,先后有80项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累计实现销售额7.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形成销售60多亿元。
9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
针对恶意“逃废债”、金融诈骗、非法集资以及企业欠薪欠税欠息等重点领域,我区专门出台《关于加大逃废债打击力度推动信用柯桥建设的实施意见》(区委办〔〕号)、《柯桥区逃废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区委办〔〕88号)等意见,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和“高利贷”违法犯罪等系列专项行动,在督促企业诚信自律、促进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年以来,共立社会反响较大的逃废债案件38起,破案2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28亿元。同时,加大舆论曝光力度,在电视台、报纸连续曝光限制高消费名单,并在老赖所在地进行张贴,形成强大舆论氛围。对于企业基本信用信息,如需了解,可通过登录“信用浙江”网站(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jt/4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