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距今只区区22年,然后近来社会高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许多老房子逐渐消失,不少新建筑纷纷涌现,变得面目全非,总让人的记忆跟不上节拍。知我对丰惠历史感兴趣,前些天,一位叫“四明南风”的网友给我传来几张他于年4月10日亲手拍摄的丰惠照片,我看后既感亲切,又觉生疏。有几张拍于哪里我一时难以确定,于是,我把这组照片发到“上虞古县城文史研究会”的QQ群上,请丰惠文史爱好者们仔细辩认,待基本弄清后,又觉世事变幻莫测,转眼物我两非,不免感慨万端。下面据我本人的粗浅了解,来读解几张照片。
一、城墙夯土堆这张照片摄于镇东南百悬公路边,这是古城墙拆除后留下的夯土堆。上虞老县城在元至正年间(年)修建了城墙,周长13里,高丈余,设五座城门,三座水门,后历代都有修缮。大跃进运动时,上虞县政府组织拆城楼、搬墙石,运往曹娥江五甲渡作造闸之用。从照片可以看到,夯土堆比较宽阔,可以想像当初的城墙很高大、坚固,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古代,建造这样的城墙是多么艰难!可惜,这段城墙遗迹不久也被夷为平地,改建成一个预制场。丰惠现在不只是见不到城墙,连城墙遗迹也只有长者山脚还能依稀看到一点。
二、城隍河这张照片拍于上一张的近处,公路边的城墙遗迹清晰可辨。这条小河丰惠人称为城隍河,她接纳了来自小南山等处的清流,汇集于城内,为老县城提供舟楫交通、生活用水、农田灌溉之便。城原指城墙,隍原指深壕,城和隍都是用来保护城池的,不过这段河不是护城河,因为护城河在城墙外,而她在城墙内。城隍河如今还在,只是周边的建筑大不相同了。
三、护城河这一张是站在长者山脚往南门方向拍的照片。古城墙跨长者山而过。图中的这条小河就是护城河的一段。护城河的左边,隔一块田的地方就是城墙的墙基,依稀能看出城墙的走势。可惜这里现在已经被征用,将要建造房子。
四、南门桥这张照片拍摄者所站位置正好是古县城的南门处。解放初,曾有好事者为南门城楼拍了一张照片,现存于北撤会议旧址,照片很模糊,但依稀能看到其高大的轮廓。南门的左前方原本有巽水庵,后这里叫巽水村。照片中的这段小河,前方为上舍岭方向,后面连接城隍河,为附近的居民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这周边变化比较小,现在大致仍如此。
五、镇政府门口拍摄这张照片的位置在丰惠镇政府左前方,镇政府大门及宣传栏已经建好,马路对面变化不大,只是后面的老县衙门遗址被开发成了居民小区,而马路这边的房子拍摄时已经开始拆除,现在已荡然无存,如今这位置是丰惠的商业区。
六、原上虞丝厂这照片在更靠近镇政府门口的位置拍摄,右边的老房子是政府的二号楼,新中国成立初上虞县政府就设在此处,现在被辟为“丰惠文史馆”。图中的白色大楼,以及前面的高烟囱、水塔等,都属于原上虞丝厂,而上虞丝厂又是在原上虞城隍庙的遗址上建起来的。城隍菩萨是县城的保护神,城隍庙“周隅通一百丈……前为正堂者五间,为楹者九间,后为寝宫九间,旁为廊者各五间,门有井干,衢有绰楔、栏盾……”规模宏大,建筑精美(详情见拙作《上虞城隍庙记读解》)。
上虞丝厂是当时丰惠唯一的地方国营企业,虽然缫丝工抽丝剥茧非常艰辛,仍吸纳了大量本地女工就业,可惜丝厂也好景不长,就在拍摄此照不久也关门歇业了,所有丝厂厂房全部被推倒,改建成商业区和普发花园小区,可以说,这张照片与当今现实变化最大,图中的房子大多不复存在。丝厂成了历史,城隍庙更淡出人们的记忆,只有环庙路、大庙弄、小庙弄、庙弄口等地名留了下来。
七、八字桥这是八字桥,由通济桥和望稼桥组成一个“八”字,只不过从西南门方向流来的小河上的望稼桥已降低了拱矢,成为一个涵洞。通济桥一直高大雄浑,斑驳的石砌河坎与破旧的老房子,衬托出石桥的古拙雄浑,显示了其厚重的历史和岁月沧桑。除了八字桥,横跨于街河之上的还有等慈桥(也叫九狮桥)、丰惠桥、永庆桥、探春桥等,等慈桥保存了元代的风格,是丰惠镇上最古老的建筑,目前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镇上所有的石桥都照样屹立在街河上,保存完好,为丰惠平添了许多古韵。
八、街河这是拍摄于西大街边的街河,前方的石桥是城桥和永庆桥。四十里河是浙东运河(杭州至宁波)的重要一段,流经丰惠时,运河分成两条,穿城而过的这一条称为街河,或县河、玉带河。运河是交通运输的主动脉,丰惠因河而兴,也因运河的衰落而衰落。遥想当年,这条河上曾船来舟往,穿梭不绝,犹如现在的高速公路,给古县城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这一张照片中,处处留下了运河文化的烙印。先看左边石板铺就的小道,丰惠人称之称为“牵路”,即牵夫们背牵拖船的道路,每天有一队队牵夫在石板上奋力蹬踏,洒下颗颗汗珠,千百年来,坚硬的石板也被磨得光溜溜了。再看石桥,无论是永庆桥等石梁桥,还是丰惠桥、八字桥等石拱桥,桥面都被架得高高的,这是为了行船之便,好让船只能畅通无阻。再看两岸的河埠头,一为了居民洗衣汰菜之用,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轮船码头,上船、卸货都在埠头上进行。
另外,许多老屋子都临河而建,从后门或者窗口就能从街河中取水,甚至能买到过往船只上的货物,非常方便。河道、石桥、埠头、牵道、船闸、栓船用的石桩等,最具江南水乡特色,也是运河文化留下的痕迹,可惜,如今这些遗迹在不断消失中,图中的那石板路已经找不到了,取而代这的是一条水泥路。
九、观桥、金罍山给我照片的朋友喜欢拍河与桥。这照片中的石桥是西南门街的观桥,后面那座小山就是金罍山,即东汉时魏伯阳汲水炼丹,并撰写《周易参同契》之所,山上原有金罍观,祭祀着魏神仙之神像,这桥因在观之侧,故称观桥。本来与观桥垂直,通向金罍山还有一座桥,叫“登仙桥”,后来被整体搬迁到凤鸣山风景区了。金罍山是丰惠的一颗明珠,文化底蕴丰厚,如今山仍在,但已被人所遗忘,而小河左边的老房子等都没有了。
以上照片虽然只是丰惠的一部分,没有发映老县城的全貌,老街、弄堂、台门、寺院、名人故居等代表丰惠历史的建筑均没在其中,但已经足能反映当时的风貌,每一张都弥足珍贵,每一张都在呼唤我们,保护原有建筑、保护历史风貌!短短22年间,就有那么多的遗迹消失了,如不再加以保护,那么,再过二十年,丰惠的古建筑还有吗?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组照片,提高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并为政府的正确决策作参考。
来源:论坛网友“丰惠老史”
网友热评我又去也:
94年的天是蓝蓝的天,94年的水是青青的水……白衣苍狗,沧海桑田,一辈子一场梦。
与你同行88:
感谢作者这么有心,我是个老丰惠,你的作品让我记忆犹新,我下载并保存了你的这几张照片,浓浓的思乡情啊!谢谢!谢谢!希望能在这里看到更早些年代丰惠这样的老照片及内容!
chendong:
照片中的场景,让我依稀想起了小时候在丰惠城到处玩耍的情形,照片中的多数地方都去过,只是现在都已大不一样了!
有奖爆料
“上虞论坛”作为本地最有影响力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我们鼓励大家把身边有趣有料的事情和遇到的突发事件分享出来,发送到“上虞论坛”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昆明儿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jt/4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