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崧厦街道中心小学从上虞区小学生篮球比赛中一举捧回A组男子一等奖、最佳教练员、最佳运动员这三块亮闪闪的牌匾,这已是该校在此项赛事中夺得的A组男篮第十一连冠!以前是小心翼翼给家长做工作,现在挑队员注重学习成绩还要看综合素质,这十几年崧厦街道中心小学的篮球发展,都可以浓缩在这个小小的细节变化里。而这辉煌亮眼又殊为不易的“十一连冠”,无疑是这份喜人变化的重要催化剂,也是崧厦街道中心小学以篮球教育推进“健格课程”,最终达到“立格育人”目标的重要路径和底气。“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崧厦街道中心小学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已逐渐明晰,在体教融合日益成为学校体育发展方向的同时,这又何尝不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所在。校史陈列馆内的篮球元素,展现校园篮球文化的传承和沉淀崧厦街道中心小学的校史陈列馆内,有两颗特殊的篮球。一颗,是在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由来该校看望慰问的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志桂等题字签名的篮球。和散发着崭新光泽的篮球相呼应的,是校史陈列馆中专门辟出的“我们爱篮球”板块上的一张珍贵照片,照片里,回崧厦家乡的前国家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先生正为学校孩子们在篮球上题字签名,他签名的这颗篮球跟随照片俨然已有了岁月痕迹。满墙的篮球荣誉牌匾、两颗相隔12年的签名篮球,无形中讲述着这所学校多年来一如既往推行篮球教育的坚持和行走路径。“我们开展校园篮球运动,更注重篮球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据校长夏伍华介绍,崧厦街道中心小学是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区小学男子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是其体育传统项目。语文教师出身,却曾代表所在乡镇打过3届上虞运动会篮球赛的夏伍华,深深知道篮球运动的魅力和“功效”。他认为,体育是人格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强身健体的方式能锻炼出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素质,这就体现了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为将这项传统特色继承并发扬光大,学校不仅开发了小篮球校本课程,编印校本教材《我们一起爱篮球》,还提出“爱球、玩球、懂球”的口号,研创两套集“健身活动、篮球技术、舞蹈动作”于一体的篮球韵律操,并纳入常规的大课间活动。如今,崧厦镇小学生人手都有一个篮球,他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玩转篮球。从最初的拍球,到运球,再到后来的传球投篮。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篮球训练计划和篮球“考级”制度。近期,学校还在筹备一部篮球主题的儿童剧,内容就是基于学校实际,取材于真实故事,这将为学校篮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再添一把火。小学阶段开展的篮球教育,为小孩子撑起“终身体育”的大空间不管男孩女孩,在篮球场上的跳跃和拼搏,都很容易打动人心。作为团队项目,篮球的作用很难被替代。它比跑步、跳绳、乒乓球这类运动更容易让孩子们打成一片,感受规则,感受对抗,感受坚持。六年级学生刘伟是此次“十一连冠”的大功臣,也为自己收获了“最佳运动员”称号,载誉归来的他俨然就是学校里的人气小明星,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目前13岁的刘伟,已高达厘米,体重斤,别说是跟同龄人比,就是和他的教练丁可站在一起,也绝对是个壮实的“大块头”,在篮球场上更是一派王者风范。但两年前,丁可刚把他从镇东小学“挖”到崧厦街道小学时,厘米身高的刘伟足有多斤,身上都是松散的肥肉,眼神中流露着害羞自卑。刘伟在加入校篮球队之前先加入到田径队的训练中拉体能,从跑一圈米要歇几歇,到能15圈的米一口气跑下来,大概用了一个学期,随着而来的是瘦了近30斤。“刚开始跑步,没跑多远就想吐,还是很痛苦的。苦一点就苦一点吧,靠着对篮球的热爱我坚持下来了。”刘伟告诉记者,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篮球梦,有机会抓住梦想,对他来说是件很幸运的事情。他的家长对此也非常支持,尤其是看到孩子体质提升,性格逐渐开朗,学习成绩不降反升之后,更是放心。“学习必须管住,我们不是为了篮球而篮球,是为了孩子而篮球。”在校做了8年篮球队教练的丁可此次获得了“最佳教练员”的称号,他告诉记者,训练中,他一直督促孩子们的学习,强化篮球礼仪、篮球规则、篮球精神对孩子们的正面影响。他和学校也一直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xs/55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