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不忘初心,从“心”出发
春雨霏霏,桃李争辉,在这万物复苏的三月春光,绍兴市应西芳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开班仪式暨第一次线下集中研训活动在嵊州市教体局教研室举行。这是继工作室成立以来线上研讨暖身后的首次面对面活动,活动由导师应西芳主持。
01
解读管理机制,共商研修计划
首先,导师应西芳老师根据《绍兴市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提出了名师工作室在今后三年时间里的目标要求和本年度的工作室活动规划,并对今年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计划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了简要介绍,要求学员根据自身特点提前谋划,积极参与。学员们也根据自己现有的优势对达成工作室培养目标建言献策。
03.18
在研修规划方面,应老师建议大家根据自己学校特色,通过四类活动方式,结合“带着课题去旅行”、“儿童博物馆建设”、“劳动教育项目式整合研究”、“传统文化融合的综合实践”等方面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要求每一位学员从“一个课题”、“一节课堂”、“一篇论文”、“一门课程”、“一项学生成果”、“一本专业书”等六方面积极修炼。通过个性成长和抱团研修,使自己的专业素养有质的提升。
为加强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室将健全组织架构,共分“教学组”、“科研组”、“课程组”、“技术组”、“宣传组”和“管理组”等6个工作机构。学员们将在工作室里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02
学员发表主张,畅言发展方向
学员们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课程建设、社团活动等,与大家一起分享已经取得的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钟江杰学员介绍了《STEM课程在高中技术学科教育中的渗透与引领》的课题研究。钟老师根据学校的科创特色,以课程建设、以赛促教、活动推进和学科渗透等方面加强学校创客空间建设,完善以赛促教模式构建,推进科创特色学校的顺利转型。
学员娄杲滢以学校地方特色的小笼包和烘焙课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
来自新昌潜溪中学的学员吕学军依托“基于劳动教育铺筑心灵的科技实践研究”的课题,从“画、看、写、拍、种、做”六方面详细介绍了“最美教育”的开展情况,还就如何依托新办学校硬件设施先进的优势,对无人机模块化设计研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绍兴市北海小学的沈宏炎学员向大家分享的内容是“项目式劳动从技能走向素养”。沈老师从自己已开发的芃芃系列课程入手,立足“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推进劳动教育从单一目标向多维目标转变,以“专家+教师”、“家长+教师”、“教师+教师”、“学生+教师”、“室内+室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新型学习组织形式,推动“项目式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使其他学员深受启发。
学员王浙飞介绍的是“基于学校‘善’文化的班级种植项目的实践研究”,以“善”种植为出发,实施“善”播种、“善”养护、“善”丰收、“善”感恩的目标达成。
许士泱学员以学校创建的“女工馆”为基地,开展了小学生手工刺绣的实践研究。
学员交流
其他学员的经验介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导师对每一位学员的交流进行了即时点评,并对活动的后续开展进行把脉。
03
同伴自由讨论,导师解惑释疑
学员交流期间,部分学员还提出了自己平时工作的困惑,其他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导师跟学员作一对一交流,并组织学员纷纷提出建设性意见,整个交流研讨氛围热烈而融洽。
04
微型模拟上课,分组教学诊断
学员邢俏芳还进行了微型说课:《爱护我们的眼睛——护眼器具的设计与制作》。学员们就其说课的内容,从教学设计角度进行了探讨,对教学环节的改进和具体操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导师充分肯定了执教者独到的设计视角,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供学员参考。
课例探讨......
时光飞逝,一天的时间如此短暂。第一次相聚,学员间思维碰撞,收获满满。既拓宽了工作思路,也解决了不少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离别是为了再一次的重逢,期盼着下一次相聚。
拍摄:钟江杰
文字:叶建刚
编辑:娄杲滢
审核:应西芳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xs/5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