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小学一年级换课本了!先认字,再学拼音
旧版语文教材VS新版语文教材
和旧版(左)相比,新版(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胖了一圈,有A4纸大小。记者在书店教材区看到,除了一年级上册,其余年级在售的语文课本,仍然是旧版。
记者仔细翻了翻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发现新课本不仅“长相”变了,内在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没看到书的小朋友和家长可以先睹为快:
目录课文拼音部分识字表/写字表
识字表
写字表
新教材有哪些变化?
一、先学一部分常用字,再开始学拼音。
这绝对是新版教材最大的变化。现在的70后、80后爸妈,一定还记得自己小学语文第一课,学的是a、o、e这三个拼音吧。但是从今年起,一年级小学生学语文,要先认“天、地、人”这三个常用字。
二、第一册识字量减少,由字减少到字。
像第一单元先学40个常用字,就比旧版第一单元要少一些。而且新版课本里要求小学新生认识的,全部是常用字,除了“天、地、人”,还有“你、我、他”等等,孩子们在童话书、绘本,包括动画片里都可以看到。反倒是旧版课本里的一些字,尽管结构简单,但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比如“叉”字等。这些与孩子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汉字,基本上没有出现在新版语文第一册上。
三、语文园地新增两个栏目,一个是“书写提示”,另一个是“和大人一起读”。
“书写提示”
讲的是笔顺规则,包括从上到下、先横后竖、从左到右等等。说白了,新教材就是想告诉一年级的小朋友,写字是有规律的,按规律写,字能写得更顺手更漂亮。尽管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孩子并不是只会打字就可以,写字也不能弱化。
“和大人一起读”
有像《小兔子乖乖》这样的儿歌,还有像《小松鼠找花生》这样的趣味故事。语文老师认为,新教材此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课外阅读。“大人”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也可以邻居家的哥哥姐姐等。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表达是不一样的,有人比较精炼,有人比较口语化,儿童听到的故事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语文素养。
四、新增“快乐读书吧”栏目。
这一栏目设在新教材第一单元末尾,有四幅图画,分别是和爸妈阅读、和同伴讲故事、在书店看书和在图书馆看书,主题是“读书真快乐”。这是入学教育中第一次提出阅读教育,把阅读习惯提升到和识字、写字同等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越来越重视阅读,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新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变?
有语文老师总结,新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可以分成四块内容,入学教育、集中识字单元、拼音单元和阅读单元。与旧版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将拼音教学后置,先认识一些常用字,再教拼音。
为什么要这样做?带过一年级的老师都有同感——新生怕上学,爸妈会焦虑,毛病多半出在拼音环节上。
因为拼音内容枯燥,而且作为一个符号,孩子们在生活中接触、使用都很少,一上学就让孩子学,不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反倒是汉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拼音教学往后面挪,其实是更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wh/4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