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问道求索,止于至善义乌市普通高中高考研究


浙江高考改革已经进入3.0时代,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突围,全面提升义乌普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整合资源,创新发展,让义乌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走在全省的前列?带着诸多的思考和问题,教育研修院组织市高考研究小组成员、高中教研员、各普高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等近50人,在吴彩军副局长和楼洪昌副局长的带领下,赴绍兴、宁波两地开展为期三天的学习研讨活动。

年11月25日上午,研修班全体成员抵达绍兴鲁迅中学。在开班仪式上,教育研修院陈向明院长指出:今年是浙江省新高考制度完善方案实施的第一年,大家要聚焦新高考新课程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认真学习,力求突破。楼洪昌副局长在开班仪式作了讲话,向全体学员在这次研修活动提了学习要求,并对此次研修的有关纪律作了强调。

开班仪式后,学员们聆听了两场讲座。鲁迅中学张惠民校长从凝心聚力、精准发力、成绩给力三大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和突破。绍兴市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研究员何灿华老师将理论和具体课例相结合,从概念、路径、措施、行动四大方面系统地阐述品质课堂的构建与意义。讲座结束后,学员还就有关招生、评价等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与张校长展开了互动交流。

次日,研修活动在绍兴一中进行。绍兴一中副校长蒋明引导大家参观了校史博物馆,介绍该校厚重的历史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接着作了题为《博雅通达,力真求行》的讲座,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角度介绍了学校的做法、特色和办学成果。随后,生物教研组长沈初见老师分享了优秀教研组建设的经验,王琛校长着重介绍了与北大合办名师工作室、培养学科顶尖人才的实施计划。第三天,研修班全体学员在蒙蒙细雨中赴宁波展开学习研讨。第一站是余姚中学,校长赵红庆作报告,介绍了新高考背景下的应对策略,特别提到了一体化的学校资优生的培养体系,为学员们分享了具有余姚中学特色的办学经验。讲座结束后,学员们观摩校园,感受余姚中学“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校风,开启致良知的光明大道。第二站是慈溪中学,学员们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长廊和学科功能教室,听了高峰校长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专题报告,报告着重阐释了学术性高中的内涵,分享了专家型教师培养的做法,解读了团队联合育人机制,让大家受益匪浅。

为期三天的学习已落下帷幕,由于时间的仓促,视角的局限,此行未必能充分挖掘到兄弟学校优秀背后的内涵。但这次学习,确实给义乌普高管理者开启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别样的风景,也触发了我们更深的思考:

一所好的学校必须为学生发展助力。要主动谋划如何在“强基计划”背景下,真正将学有余力的同学聚合起来,创造条件,为他们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搭建平台。

一所好的学校必须要有文化自信。此次参观学习的四所学校,他们都能充分结合当地文化优势,精心打造学校强大的文化场,通过学校的愿景、使命、理念和价值观,凝聚人心,塑造学生精气神,为学生成长铸魂。有文化的学校才有底蕴,才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一所好的学校必须以育人为旨归。学校不应把学生培养成高分的机器,而是要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具有创新思维、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以课程为载体,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从而构建起良好的教育生态。

学习,不是让我们成为别人,而是让我们成为真正的自己。所以,学习并不意味着否定自己和全盘接受别人的经验,而是找到更契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愿全体普高人同心协力,披荆斩棘,共创义乌普高教育辉煌的明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ms/526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