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8日,将是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周年暨高职教育22周年的纪念日。站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等国家战略新起点上,作为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如何与地方产业、行业、企业更为紧密结合,担负起为金华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该校党委书记胡正明阐述了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自身条件、历史趋势及外部环境,系统论述了金华创建市属本科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谋求学校转型升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路跃然纸上。
创办金华大学一直是万金华人的共同梦想,被认为是金华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时隔20多年,在国家倡导建设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今天,八婺大地再次吹响了创建市属本科大学的号角,金华呼唤一所应用技术大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01
曾与梦想失之交臂
宁波有宁波大学,温州有温州大学,绍兴有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嘉兴、湖州、衢州和丽水也都有各自的市属本科学院,而素有“小邹鲁”之称的金华,虽有高校,却是我省唯一一个未建立市属本科高校的地级市。
创办一所金华自己的大学一直是金华人多年来的美好梦想,而我们一度曾离梦想那么近。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金华社会各界兴起了一股创办金华大学的热潮,从市民到企业,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在这股民心的强大推动下,年,金华市政府依托浙江工业大学,经浙江省政府批准创办了“金华理工学院(筹)”,着力应用型人才培养。
(金华理工学院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年,在整合金华师范学校、金华卫生学校、金华农业学校、义乌师范学校、金华贸易经济学校、浙江农业机械学校等6所国家或省级重点中专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民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六校合一)
为了更好地推动本地高等教育的发展,进一步发挥社会融资功能和办学整体效应,年初,经教育部批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由民办转为公办;同年,省政府上报教育部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成立本科层次的金华学院,这也是金华人最最接近梦想实现的一刻,可惜阴差阳错,时不我与,年,教育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文,规定公办高职院校不能升本,受政策限制,金华自此与建立市属本科高校失之交臂。
(申办金华学院考察反馈会)
02
产业升级发出新呼唤
当前,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中国制造”“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我省围绕国家战略,重点扶持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而金华市也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提出要推进信息网络经济、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生物医药、文化影视时尚和休闲旅游服务等五大千亿产业的发展,力求实现转型升级。
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当下,金华不仅仅需要一般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懂技术能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金华的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都在哪?回身一看,顿陷窘境。
有例为证,金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量列全省第二,全市网商数量12万多家,网络经济企业多家,根据金华人才市场的统计,互联网技术人才、销售类人才和策划管理型人才最为短缺,需求占比达到51.8%,其中高水平的技术应用人才缺口更大。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金华生物医药产业发达,医药企业多家,不乏尖峰、康恩贝等大型上市企业,三年内,全市将培育规模超3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5个,其中超亿元的产业集聚区3个,培育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集团)1-2家,超30亿元的企业(集团)3-4家,超1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从企业调研情况来看,制药工程、培训医疗卫生技术和管理骨干需求量较大,懂技术、能销售、会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尤为缺乏。
金华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高端安防及现代五金制品、智能化通用专用设备制造、“带芯”通信电子设备及电气器材制造等方面具有产业优势,年产值为亿元,“十三五”预期将以20%的幅度增长,三年内将建设产业基地和技术创新联盟3个、省级和市级科技研发中心与企业技术中心60个、技术转移中心30个,培育“机器换人”示范试点企业家,对高端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极大。
而在这些重点发展、优势发展的产业领域,人才供给跟不上需求,人才外部引进并不占据地域优势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寻求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本土培养已经势在必行。
03
办学层次亟待提升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针对产业结构、社会环境、人才需求等方面发生的巨变,德国、瑞士、奥地利、荷兰等欧洲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办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形成与普通大学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双轨制格局。一所应用技术大学与所在城市的产业发展可以说是共生共荣。
以德国三大城市之一的慕尼黑为例,该市主导产业是汽车和飞机工业、电气和电子工业。慕尼黑工业大学是一所应用技术大学,最顶尖专业则是物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每年都为当地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在国内,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一汽当初之所以会落户吉林,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有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之一)作为汽车类人才培养的强有力支撑。
而在金华,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与层次结构布局不够合理,高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总体存在较大缺口,已不能满足当前金华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具体到金华市区的三所院校。省属重点本科高校浙江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偏于研究型和国际化发展方向;而与上海财大合作的民办院校(独立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则侧重于商贸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面相对较窄。
(俯瞰校园)
相比而言,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地方产业对接最为紧密,专业设置紧跟本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金职院现招收专业60个,省、市重点发展产业所对应的专业均有设置,与地方人才需求相对接,招生规模达人。与金华五大千亿产业直接关联的专业招生超过人,与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直接关联的专业招生超过0人。
可惜的是,由于受办学层次的制约,金职院高端技术人才的批量培养受到限制,学校服务金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量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提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层次已经是势在必行。
04
我们始终都在准备
虽说与本科失之交臂,但一直以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实际,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致力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多年的辛勤耕耘和艰苦付出,终于开辟出另一片新天地。
金职院现已发展壮大成为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就业典型经验50强,办学优势明显,各项办学指标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个,联合办学本科专业教学点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项目1个
(电子信息科学与科技本科专业开学典礼)
主持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国家规划教材70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课题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6项,国家授权专利项。
(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
年科技服务到款超千万元,年社会培训4万余人次;近三年,学生技能与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56项,其中一等奖21项;向社会输送全日制毕业生8万人,初次就业率超过95%。在近三年的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业绩考核中,学校均名列前三,而年的最新排名则位列全省之首。“金职院”荣登—学年普通高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结果高职类榜首
(参加国赛)
学校在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创建本科大学的梦想,我们对照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积极进行内部资源整合,调整专业布局,继续扩大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规模,不断积累本科办学经验。积极推动与西子联合共建“智能化精密制造实训中心”等高层次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在师资、科研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拟办本科专业更具实力。
此外,学校还将进行系统改革,使结构布局由专业建设向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并重转变,发展类型由教学型向教学与应用研究并重转变,学生培养由专科为主向本专并重转变,师资从硕士为主向硕博士并重转变,为从专业试点全面升级为本科办学做好精心准备。
事实上,对照目前国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设置标准,金职院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普通本科院校的设置标准。
05
大学创建已吹东风
在外部环境方面,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年)》指出,“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将其建设成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可以说举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乃大势所趋。
顺应这一时势,近年来,国内一批本科大学纷纷开始转型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年,浙江省就有41所省内高校被确定向应用型高校发展转型。
在省外,年11月,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整合建立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年1月,云南建立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定位于服务滇西特色优势产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年4月,教育部党组明确提出“在《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学校设置审批权限内,本科学校设置审批调整为省级人民政府和教育部两级实施,省级人民政府初审,教育部核准。制定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高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发展、评价的政策措施,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完善高校设置工作制度、标准和规划。”
由此可以预判,国家对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政策趋势正逐渐发生变化,且高校设置权限下放等改革方向对于地方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更为有利。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将在金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巧借东风,发奋图强,为实现金华大学梦积极贡献力量!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记者团王柏舜
推送:郭康康
内容转载自白癜疯儿童患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ms/47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