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我已经在南京生活了近乎两年,参与了两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活动。南京从来没有因为大屠杀无病呻吟过,也没有因为大屠杀矫情过。南京有的,是对死难者无声的悲痛和充满敬畏的哀悼。
——南京某高校国防生
将时间拨回79年前的那个地狱般的日子——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就是这一天,轰隆、哀号、恐怖、愤怒、悲壮,六朝古都被惨叫和号哭充斥,我们的战士、我们的民众遭受着日军灭绝人性的摧残和杀戮。79个春夏秋冬过去,日军那些毁灭人类的行径,我们依然不能遗忘。所有铭记,只为让悲苦不再发生。
30万不该是个冰冷的数字,它背后是一个个有名字、有亲人、有故事的活生生的人。我们已无法体会他们每个人的喜怒哀乐,如今让我们来看看青年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以此来告慰79年前每一位本该继续生活的人。
青年眼中的
南京大屠杀
﹀
﹀
﹀
刘建元,23岁,解放军装甲兵学院学员
淞沪失利,南京告急!日寇的铁蹄踏破了中华门,79年前的南京秦淮河里流淌的是中华儿女的血与泪!
我是一名军人,是一名装甲兵。我知道就在南京保卫战中,曾有中国将士驾驶三辆德制战车冲破日军旅团司令部,破阵杀敌,打光所有的机关炮后壮烈殉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笔。
如今,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返。作为当今解放军装甲兵的一员,我宣誓:我会把热血注入战车,把青春压入炮膛,沿着强军的弹道奋力向前!
教研研,25岁,退伍女兵
第一次走进纪念馆的时候,站在场馆中央,我听到了人们默默地叹息,我看到了南京这座城市的沉寂,我感受到了历史沉甸甸的重量。灰色的墙壁,四方的构造,堆筑起这一切的30万同胞,仿佛在一次次敲打我的心脏。纪念墙上布满了姓名录,数不清,说不完,他们也曾在这个世上留有痕迹,他们也曾每天憧憬越来越好的生活,他们是儿子,是女儿,是爸爸,也是妈妈,却要离开心爱的人,永远留在了冰冷的地下。历史需要铭记,悲剧不能重演,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努力,带着他们的希望,带着他们的祈盼。
管若荷,22岁,海军某部女军官
记得小时候看过画家李自健的一幅名叫“南京大屠杀”的油画,对血腥而又残暴的场景逼真的描绘,让年幼的我受到了惊吓,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甚至不敢关灯。从此,南京大屠杀在我心中就仿佛是挥之不去的阴霾,是抗日战争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历史事件。后来,曾经胆小怕黑的我进入了军营,成为了守卫祖国的一员,我开始在各种军政类课中广西省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ms/47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