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年浙江11市的经济基本情况《小州城市
浙江GDP!杭州最高宁波最多舟山最快》,也写过热门话题“浙江第三城之争”。(《小州城市
第三城风云再起!温绍嘉谁能当先》)浙江腰部城市为温州、绍兴、嘉兴,三地占浙江经济总量分别为10.3%、9.5%、8.7%,GDP分别在亿元、亿元、亿元三档,形成梯队,按年份估算,各自相差对方1年发展时间。
这次谈谈温州绍兴CP。
01
万亿小目标
GDP跻身“万亿之城”是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5年左右跻身‘万亿之城’”的目标在两地相关规划中被直接或间接提及。
不同于温州嘉兴,直接喊出破万亿,绍兴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上下功夫,绍兴之前是全国综合实力强30强,实现以后现在则向全国GDP30强冲刺。年全国GDP第30强城市恰好是温州,不得不佩服绍兴的智慧。绍兴罕见地在官方平台公布“GDP全国城市排名上升2位”,而且提到,“从省内看,我市与温州市的差距从年的.00亿元缩小至年的.80亿元、差距缩小.2亿元,与嘉兴市的领先优势从年的.72亿元扩大至.55亿元、优势扩大.83亿元,实现直追标兵、甩开追兵”。
直接点名温州、嘉兴,这其中的“标兵”与“追兵”是谁,不言而喻。
02
温绍GDP之变——浙江第二对双子城市
年一季度浙江11市GDP数据出炉。
温州,实际增长5.2%(浙江第八),名义6%(浙江第七),增量全省第四。
绍兴,实际增长6.1%(浙江第三),名义8%(浙江第四),增量全省第三。
温州绍兴之间的差距又近一步缩小了27亿。按照这个趋势,-年,绍兴或将重新超越温州。
时间倒推15年,分析-年以来的温州绍兴GDP比重。
年,温州、绍兴GDP总量分列浙江三、四位。其中温州GDP为.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年绍兴市GDP为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增速居浙江省第三位。
从绝对数量上看,温州优势明显,绍兴占温州比重达到了91.54%。
再往前看,-年间,绍兴占温州比重逐年提升,年达到高峰,占比温州达99.22%。而这一年开始,温州一把手从副省长正式由省委常委兼任。
在经济发达的地级市。江苏GDP“冠亚军”苏州和无锡,市委书记一直是省委常委。年后,珠海、温州的市委书记也“晋升”为省委常委。“地市一把手进入省委常委班子,意味着这个地市的一把手同时是省委领导,可以参与到全省的资源分配、重大决策中。”
以后,绍兴先后受到行业停产,环保风暴等因素,产生牵累,一直起起伏伏。从绍兴角度看,最艰难是年,疫情开始的第一年,绍兴只有温州的87.06%,终于达到现在水平。
时间轴跳回到80-90年代。绍兴经济总量一度超越温州。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上市公司、民营经济实力,绍兴综合实力都在浙江前列。
年到如今,温州绍兴上演了浙江第二对双子城市相爱相杀。
03
温绍向前看
温州拥有支撑起万亿体量的人口,七普的常住人口为.29万。除了人口优势外,温州还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是浙江四大都市圈之一,这是温州的政策优势。温州还是与杭州、宁波平行的浙江“铁三角”之一。
温州浙南温台模式曾经一直比肩苏南模式。但近年来,无论是基建还是制造业,温州发展似乎有些局限,这其中既有“温台模式”的转型,也有大环境的不景气。温州以前是浙南闽北的中心城市,但伴随福建省会福州崛起(闽北人到温州投资发展的情况逐年减少),台州向北看(成为宁波都市圈的一部分),以及浙北大湾区共同发展带来的都市集聚效应,让温州似乎有些不适应。
近年来,温州还加快对电气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同时,又注重鞋革、服装、汽摩配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希望重新崛起。
温州也在学习绍兴,向湾而生。
4月24日,温州湾新区正式成立。新区整合了温州高新区、温州经开区2个国家级平台和7个省级平台,总面积.48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七个省级新区。可以说,这是温州发展的压舱石。
绍兴在把过去的时光追赶上来。
绍兴6县(区)均上榜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和百强县市榜单,其中,柯桥区位居百强区第10位,上虞区第33位,越城区第50位。诸暨市位居百强县市第13位,嵊州市第91位,新昌县第94位。《小州城市
绍兴6地上榜全国百强靠什么》
虽然自年后,绍兴发展受到影响比温州大,但绍兴经历了一件大事——撤县设区,柯桥上虞这2个全国强县成为绍兴大市区的一部分,绍兴市区面积也一跃成为浙江第三。
理顺管理体制后,开始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绍兴将深化产业结构转型,突出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医药四大领域,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分子新材料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全面接轨上海,推进杭绍甬一体化,积极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拓展更高能级合作。
但绍兴也有发展的烦恼,就是人口问题《小州城市
警报拉响!绍兴自然人口负增长!》。
小结
激荡未来的15年浙江发展除了杭甬,腰部城市发力也很关键。温绍除了提出跨入“万亿俱乐部”这一目标外,也在注重提升城市能级,实现更快崛起,甚至弯道超车。从《小州城市
高能级平台比拼谁是浙江第一城》浙江省内大平台、制造业第三城基本上是嘉兴、绍兴之争。温州无论在大平台,制造业还是国新区数量上,都在嘉兴绍兴之后,绍兴在省级新区、制造业城市排名、万亩千亿平台数量上暂时领先嘉兴。从小州之前分析的《小州城市
杭甬之外,谁是浙江地铁与快速路第三城?》看,绍兴也暂时领先。GDP不是唯一。正如所言,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mj/5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