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档案里的绍兴历史之人物篇贺循


贺循

(—),字彦先,吴(三国)、西晋时期会稽山阴(今绍兴)人。吴国名臣贺邵之子。贺邵为人刚正不阿,深为孙皓(吴国末代君主)忌恨,惨遭杀害。贺循举家流放临海。吴国被西晋攻灭后,才得以回归山阴故地。西晋初年,贺循被举为秀才,历任阳羡、武康县令。任上,境内大治,民望很高。晋惠帝时,出任会稽内史。后任军谘祭酒、中书令、散骑常等职。东晋初年,朝廷每遇疑难之事,多问政于贺循,贺循则依经礼解答,被奉为“当世儒宗”,后加太子太傅衔。及贺循年老,病重时“元帝亲临,执手流涕。太子亲临再三,往还皆拜”。贺循病故后,“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赠司空,谥曰‘穆’”。在任会稽内史时,贺循做了一件功在当世、泽披千秋的大好事,那就是组织民力疏凿西兴运河。贺循世居山阴,熟悉故地地理。——自马臻筑建鉴湖后,山会平原基本水旱无虞,人民安居乐业,生产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水上运输亦日见发达。但是,山会平原水道多为南北流向,东西不得贯通。贺循决定疏凿一条东西走向的水道,以方便山会平原水路交通,促进物流和经济发展。永嘉元年(),一条东起山阴郡城,经柯桥、钱清,西至钱塘江边西陵(今萧山西兴)的西陵运河(五代吴越国时,西陵改名西兴,西陵运河改称西兴运河)全线疏凿开通。运河全长92里,其中山阴段50里,永兴(今萧山)段42里。(后来,西兴运河又东连曹娥江,并越过曹娥江与上虞江、姚江、甬江等连通,直达宁波,史称浙东运河。浙东运河是横贯浙北的一条重要主干水道。到隋朝,在京杭运河开凿以后,浙东运河又与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连通,经浙东运河可直上京津诸地,并可通达全国各地。)西兴运河疏凿,不仅能有效地调节山会平原的水位,更好地保证农田灌溉,进一步改善水环境,提高鉴湖的水利功能,而且使山会平原最终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水网,大大方便了水上交通。“江道万里,通涉五州,朝贡商族之所往来也”。西兴运河在给人以灌溉、舟楫、养殖、渔业之利的同时,也为整个浙东的交通、物流、军事提供了便利。贺循开通西兴运河的历史功绩也永著史册。









































白癜风如何治
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mj/464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