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 http://www.xftobacco.com/绍兴市:
绍兴,简称“越”,古称越州,绍兴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位于东经°53′03"至°13′38"、北纬29°13′35"至30°17′3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绍兴已有多年建城史,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绍兴,简称“越”,古称越州,绍兴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位于东经°53′03"至°13′38"、北纬29°13′35"至30°17′30"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绍兴已有多年建城史,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柯岩、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中期,从小黄山文化开始,已有约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年,距今已有近年建城史。
据史载: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内茅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死后葬于此山,因更名茅山曰”会稽”,是为会稽名称之由来。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立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
战国,越王勾践大败吴国,越国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区。至周显王三十六年(前),楚威王兴兵败越,尽取故吴地并至浙江,越始”服朝于楚”,而诸越邦国尚存。
秦朝,王政二十五年(前),定江南,降越君,以吴越地置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二十六年,中国统一,实行郡县制,会稽郡先后辖山阴等二十余县,其中在今浙江境内有山阴、诸暨、上虞、余姚、句章、鄞、乌伤、太末、钱塘、余杭、由拳、乌程、海盐等县。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置十三州刺史部,督察各郡,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并增剡、余暨二县,时会稽郡领二十六县,属今浙江境内的有十八县。
东汉,永建四年(),分会稽郡置吴郡,今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治山阴,时辖山阴、诸暨、上虞、始宁、剡、余姚、大、鄞、句章、章安、永宁、乌伤、太末、东冶十五县。
三国,会稽郡隶属于吴,治山阴。魏黄初二年(),会稽郡领县增至三十一县,其中增今浙江境内的有吴宁、丰安、长山、遂昌、新安、定阳、临海、南始平、罗阳、松阳十县,增今福建境内的有建安、汉兴、昭武、南平、东安、侯官六县。吴太元二年(),再增永康、武义、建平三县,并改上虞县为侯国。吴太平二年()、永安三年()、宝鼎元年(),先后分会稽郡置临海、建安、东阳三郡,会稽郡辖山阴、上虞侯国和诸暨、余姚、永兴、始宁、剡、、鄞、句章八县。
西晋,太康二年(),以会稽地封于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辖县数不变。
南朝,宋永初二年(),复会稽郡,置东扬州。陈永定年间(~),会稽郡析山阴置会稽县,两县同城而治,治山阴,时辖十一县。
隋朝,开皇九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改东扬州为吴州,并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县,并余姚、鄞、入句章县,辖会稽、诸暨、剡、句章四县。并设吴州总管府,治会稽,总管原东扬州诸郡。大业元年(),废吴州,以原吴州境置越州,治会稽,是为越州名称之始。大业三年(),复为会稽郡。
唐朝,武德四年(),以剡置嵊州,并析置剡城县,析句章之余姚置姚州,析句章之鄞置鄞州。改会稽郡为越州,治会稽县,辖会稽、诸暨、剡城三县和嵊州、姚州、鄞州三州。同时置越州总管府,驻会稽县,管越、嵊、姚、鄞、松、绸、衢、丽、严、婺十一州。武德七年(),废姚州为余姚县,析会稽立山阴县。改越州总管府为越州都督府,督越、嵊、鄞、丽、婺五州。景云二年(),天下分为二十四都督府以统属州,越州定为中都督府,所督不足十州,隶属于江南道。乾元元年(),废越州中都督府,置浙江东道节度使驻越州,辖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乾宁三年(),钱平董昌,号越州为东府。
北宋,熙宁七年(),设两浙东路驻越州,辖越、婺、衢、明、台、处、温州。旋即并入两浙路,九年复分,十年复合。
南宋,建炎四年(),宋高宗驻跸越州,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县。
元朝,世祖至元十三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辖县和治所均不变。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复置绍兴府,治山阴,辖八县。
清朝,设浙江省,省府之下置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道,绍兴府隶属宁绍台道,辖县未变。宣统三年(),并山阴、会稽为绍兴县。
中华民国,元年()2月,废府、州、厅旧制,实行省、县两级制,原绍兴府辖县均直属浙江省军政府。民国3年于省县间设会稽道,治宁波,时辖地相当于绍兴、宁波、台州三府。民国16年取消道制,原绍兴府七县直属于省。民国24年置绍兴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绍兴县,辖绍兴、上虞、余姚、嵊县、新昌、诸暨、萧山七县。民国25年,改绍兴为第三行政督察区,其驻地、辖县不变。民国37年,更名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余姚,辖十四县(改萧山为省直属,增辖鄞县、慈溪、定海、镇海、奉化、象山、宁海、四明八县)。
年5月,绍兴全境解放。6月,设浙江省第十专区,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萧山六县,余姚划归第二专区(宁波)。10月改为绍兴专区,并析绍兴县城区置绍兴市(今绍兴城区),析绍兴县置会稽县,时辖一市七县。
年01月,撤销绍兴专区,原所辖绍兴、诸暨、萧山三县及绍兴市改由省政府直属,上虞、嵊县、新昌划属宁波专区。
年09月,复设绍兴专区,驻绍兴县,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五县。
年05月,改名为绍兴地区,并成立绍兴地区革命委员会。年9月,改名为绍兴地区行政公署。
年07月,撤销绍兴地区,改设省辖绍兴市,置越城区,下辖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县。
年9月,所辖诸暨县改设诸暨市(县级市)。
年8月,所辖上虞县改设上虞市(县级市)。
年12月,所辖嵊县改设嵊州市(县级市)。
年10月,国务院年号文件已对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域进行了批复。同意撤销绍兴县,设立绍兴市柯桥区。以原绍兴县(不含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的行政区域为柯桥区的行政区域,柯桥区人民政府驻柯桥街道群贤路号;撤销县级上虞市,设立绍兴市上虞区。以原上虞市的行政区域为上虞区的行政区域,上虞区人民政府驻百官街道市民大街号;将原绍兴县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
风景名胜:
大禹陵,古称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绍兴城区3公里。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是一座晋代园林。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年)时任郡守沈启重建,而后几经改建,于年修复成明清园林的风格。
绍兴鲁迅故里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绍兴鲁迅故里保护和延续绍兴古城的传统风貌的典型,打造成生态型的“文物森林”,体现了绍兴古城保护的完整性,被誉为中国名人故居保护的范例。
好文章可以不点赞,一定要分享给朋友圈!
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jt/5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