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


导读

装配式建筑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

来源:BIM观察分类:前沿动态联系

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设计、完善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制度、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推动绿色建材应用、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和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等8大重点任务。到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

住建部、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及生产应用的通知》明确:要在前期绿色建材评价工作基础上,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将预制构件等51种产品纳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范围,按要求实施分级认证。鼓励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中优先采用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中的产品,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住建部、工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进装配式构件及部品部件标准化生产。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中积极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广应用预制内隔墙、预制楼梯和预制楼板。

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印发《构建“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可持续发展》明确:构建“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将全面打通装配式住宅设计、生产和工程施工环节,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可以有效解决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与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应用之间的衔接问题,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强有力技术指导,推广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方法。同时,通过明确通用标准化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具体尺寸,逐步将定制化、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向标准化、社会化转变,引导生产企业与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就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常用尺寸进行协调统一,全面提升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设计和施工效率,推动装配式住宅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迈进。

住建部印发《关于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的通知》明确: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建设活动的总牵头单位,承担着重要的工程质量管理职责,对保障工程质量具有主导作用。各地要充分认识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责任体系,推动工程质量提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工程和美好生活的需求。住建部公布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产业基地名单:认定重庆市等18个城市为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天津市现代建筑产业园区等12个园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家企业为第二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财务部和住建部两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政府采购工程中探索支持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的有效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试点城市为南京市、杭州市、绍兴市、湖州市、青岛市、佛山市。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加快发展“中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深入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十二部门发文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要求:到年,符合建筑行业特点的用工方式基本建立,建筑工人实现公司化、专业化管理,建筑工人权益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建筑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健全,中级工以上建筑工人达万人以上。到年,建筑工人就业高效、流动有序,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建筑工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权威声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wh/536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