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越鸟南栖”,是说从越地飞来的鸟,巢总是筑在南边的树枝上,意指鸟儿对于故乡的留恋。
自古以来,越人以鸟为图腾,鸟之于越人,多了一丝人文之意。
当下,正值候鸟到越地过冬,对于故友的到来,越人待之以礼,其中,就有一位叫钱斌的鸟类爱好者,长期蹲守滨海湿地,为我们揭秘候鸟的生存面貌,并守护着它们。
卷羽鹈鹕上演捕鱼大战
卷羽鹈鹕,超级可爱的大鸟,看似行动笨拙,实则非常灵活。
“上周,在杭州湾湿地目睹了它们集体协作捕鱼的过程:六十多只鹈鹕结成一字‘长蛇阵’,拦住鱼群,并将鱼群驱赶到浅水处,一头扎进水中,用喉囔把水和鱼兜起,合上嘴巴,水滤出,然后仰头一口吞下。集体协作可以大大提高捕鱼的效率,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能力。鹈鹕不会发声,却分工明确,前仆后继,整个场面水花四溅,历时两个多小时,壮观程度不亚于BBC的纪录片!”
5日,浙江野鸟会会长钱斌在
眼前难得一见的震撼场面,让惊喜之余的钱斌也颇为忧虑,熟谙鸟类习性的他知道,目前,整个东亚的卷羽鹈鹕数量在只左右,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这次半数同时出现在杭州湾湿地捕食,行动过于集中了。这场面背后意味着每天得吃三至五斤鱼虾的“大胃口”日子不好过了:栖息地范围变化或食物量减少,会引发它们的集体协同捕鱼。对于野生的候鸟来说,这样的集体行动非常“危险”。
“追鸟”已有十五六年的杭州人钱斌,从事化工工作30年,工作与鸟类毫无干系。起初接触鸟类是希望带儿子到户外走走,长长见识。从发现一只感兴趣的鸟开始,他开始了解其飞行路线、生活习性、名字由来,涉及地理、历史、生物甚至文学等各领域学问,这让他眼界大开,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全国各地追踪拍摄记录野生鸟类,在鸟类发烧友中他算是权威人士。
近两年,由于工作关系,钱斌长时间“驻扎”上虞,滨海湿地成为他闲余时最为常去的观鸟地。
全球一共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3条经过中国,而上虞这块近年来新形成的海涂湿地,以最静谧、优美的姿态和最肥美、丰腴的食物,成为西伯利亚飞往澳大利亚的候鸟们停歇、觅食的中转站,每年春秋均有百余种近十万只鸟在此停歇、补充食物。
据绍兴林业部门专项调查,上虞滨海湿地及其周围地区记录到卷羽鹈鹕、小天鹅、震旦鸦雀等16目44科种鸟类,这块湿地已成为野生鸟类的天堂。
黑脸琵鹭表演优雅进食
“这段时间,上虞滨海湿地最值得观测的候鸟是黑脸琵鹭。”钱斌介绍,这种鸟是濒危珍稀鸟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球只有两三千只,从目前观测情况看,滨海有20多只,属于冬候鸟。
为白色,只有嘴、前额、眼线和嘴基的裸皮为黑色,形成鲜明的“黑脸”,其长嘴扁平如汤匙,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另外,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在滨海湿地,记者从观鸟镜中看见了一只黑脸琵鹭混迹于一群白鹭之中,它将脖子弯缩于翅下栖息,从翅下露出的面部特征,能够清晰地将它从白鹭群中“择”出来。
黑脸琵鹭飞行时,姿态优美而平缓,颈部和腿部伸直,有节奏地缓慢拍打着翅膀,而且它们的性情温顺,不好斗,从不主动攻击其他鸟类。
“大部分的野鸟捕猎,都是用细长的嘴如同长矛般扎进水中啄食小鱼小虾,而黑脸琵鹭则是用扁平的喙夹住小鱼,然后将鱼抛向空中,鱼下落时张口接鱼,一系列动作优雅潇洒、行云流水,观赏性极佳。”钱斌说,黑脸琵鹭生性沉着机警,人难以接近,能欣赏到它捕食是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
中华攀雀和震旦鸦雀也是滨海湿地的小精灵。“中华攀雀的巢很有特色,结构非常精致,就像一个小箩筐,鸟是从巢底飞入。不过,滨海湿地是中华攀雀迁徙过程中的补给地,所以这里没有见过中华攀雀筑巢,它只在繁殖产卵时才会筑巢。”
震旦鸦雀也是滨海湿地的特色鸟,身长加上尾羽总共不足20厘米,加上生性好动,喜欢吃苇杆里和芦苇表面的虫子,专家们称它为“芦苇中的啄木鸟”。它被称为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世界易危物种,已被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被称为“鸟中熊猫”。
上虞滨海湿地位于钱塘江河口南岸、曹娥江下游,是杭州湾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虞滨海湿地是一个泥沙沉积型无人居住小岛,离陆地有一定间距,人为干扰相对较少,再加上中心区为芦苇所覆盖,四周有大面积滩涂和浅海水域,这就为游禽类提供了绝好的觅食地和隐蔽场所,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游禽在此地过冬,经调查数量在~只左右,这样的原生态沿海湿地地貌在国内非常罕见。
雁鸭掠镜湖鸥栖白塔湖
“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镜湖湿地有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东侧的梅山是鸟类的天堂,成群白鹭在此栖息繁衍,每到初冬,有大量的野鸭、大雁飞经此地。
镜湖湿地独特的荷叶地形充分展示了平原河网地区丰富的湿地景观,园内水网密集,且浮游生物丰富多样,吸引各种鸟类前来觅食栖息,尤其是鹭鸟众多,白鹭、牛背鹭等鹭鸟数量达到多只,特别是每年迁徙季节,深受众多候鸟的青睐。
绍兴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对镜湖湿地区域内的候鸟进行定期监测,曾目击、观拍候鸟鸟种达57种,其中林鸟和水鸟每个季节都不一样。例如在夏季鹭科鸟类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到11月以后雁鸭科的大量候鸟及少数林鸟陆续迁飞至此。这与农民养鱼、虾有关。养殖的鱼虾、鱼塘中的一些浮游生物为迁徙候鸟和度冬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为它们继续迁徙和留守度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白塔湖是古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吴越春秋》载:“越王都埤中,在诸暨北界。”“埤中”即今白塔湖一带,越人在这片丰饶的湿地上成长发展,并将越国的历史写进了白塔湖的烟波水浪间。
三面环山,一面临江,78个岛屿,48个村落,渔网撒了千年,鱼虾肥美,润养着耕读传家的世世代代,是浙江经济发达地区难得一见的农耕式河网湖泊湿地,也是绍兴的代表型湿地类型。近年来,这里调查记录到的鸟类15目40科种,其中草鸮(俗称猫头鹰)、长耳鸮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金浦桥边鸥鹭飞,桑溪流水入瓢溪。”清道光年间的诸暨诗人郭凤沼便有关于候鸟的描述。诗中鸥指冬候鸟,鹭是夏候鸟。鸥是一种能飞善飞的候鸟,有海鸥、银鸥、红嘴鸥等品种,常随潮水起伏而飞翔,巢筑于芦苇丛中或潮湿的土壤,白塔湖靠近浦阳江,是鸥最好的栖息地之一。
芦苇荡里的守护
如今滨海、镜湖、白塔湖、汤浦等绍兴各类湿地,已成为绍兴鸟类的家园和故乡。截至目前,绍兴地区鸟类有记录的已达种。
“这里没有游人,只有‘坏人’或者‘好人’。”在滨海湿地腹地,一位林业公安人员指着一片静谧的水域说,这片水下藏着一张捕鸟网,记者借助设备,努力观察,芦苇摇曳,水草丰美,鹭鸟嬉戏,鱼翔浅底,却看不出一丝吊诡……
但记者理解他的意思,这片原生态的湿地如同原始森林,寻常人若不熟悉环境地貌,难以深入腹地。他口中的“坏人”就是捕猎者,而“好人”指湿地候鸟的“守卫者”。
“几秒钟,就能一网打尽落下来的雁鸭。”钱斌说,藏在水下几厘米的捕鸟网是偷猎者布下的天罗地网,熟知候鸟习性的“杀手”,在傍晚入夜时分,用几只家养的媒头鸭,诱捕野鸭、大雁放松警惕,进入机关觅食。甚至现在很多猎手的杀器都迭代了,他们用大功率音箱播放录制的高清鸟鸣声来引诱野鸭。
利益的江湖永远充满着凶险。“一只野鸭卖到饭店可获利几百元,一晚上拉网杀戮就能进账几千元。”钱斌说,捕猎者的行动都在夜里,藏在芦苇荡中的鸭棚里控制“机关”。
为什么不拆了鸭棚收了鸟网?“人赃俱获才能定罪啊。”钱斌说,“鸭棚和鸟网都是廉价的工具,今天没收了,明天又照样布设,只有捉住‘杀手’才是釜底抽薪。”
出现在绍兴的候鸟捕猎者几乎没有本地人,基本上都是沿候鸟迁徙路线追捕的猎手,他们了解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掌握候鸟的迁徙路线,又有野外生存的技能,对于各地风土人情也略为知晓,所以周旋并抓获这些猎手非常不容易。
在冬季,绍兴一些人有吃“野味”养生的习惯。其实,候鸟在千里迢迢的迁徙途中,不知要经历怎样的艰辛和波折,更无法预料它携带着什么样的细菌,执著于吃这样存在“不可控”因素的食物,其危险远大于补益。
《兰亭书法圣地》版权声明:本文选自《绍兴日报》如何治疗白癜风呢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wh/4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