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由于各网格内居民人数不同


社区居委会将根据居民需求,出面聘请专业辅导老师,并多方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了解他们需求

居民在奎文区广文街道东上虞社区文化沙龙看书季江令 摄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通讯员 胡兆奎

孙先政说,奎文区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建设按照“9个1”标准: 1个活动广场、1个多功能活动室、1支特色文艺队伍、1个公共电子阅览室、1个图书室、1个培训室、1个书画室、1个文化夜校、1条文化长廊“由于各网格内居民人数不同,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对需求量大的网格进行倾斜,42个网格建有2个图书室”

原标题:潍坊市奎文区探索基层文化网格化服务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单向输送’的模式已经过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的文化需求越发强烈,我们要坚持‘百姓看什么我们送什绍兴市国家税务局么’,而不是‘我们有什么就送什么’”孙先政说,奎文区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建设实施两年来,坚持的最重要原则是群众与主管部门间的良性互动“奎文区居民生活条件普遍较好,老人喜欢唱歌、跳舞,很多有自己的团体,我们负责培训,百姓跳得热闹,我们工作也开展得顺利”孙先政说,目前全区已有文艺队伍83支,广文街道新世纪艺术团排演的合唱节目更是进入了第十六届群星奖合唱复赛

11月20日一大早,潍坊市奎文区李家社区的刘桂芝老人就来到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翻阅一本食谱书“中午儿子、女儿要回家吃饭,我来查查油麦菜的做法”刘桂芝说,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成后,距离她家步行不到5分钟,来得方便,自然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图书室有各种书籍,看累了还能去电子晋江永和中学阅览室上网,或者与老邻居去排练室扭秧歌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管理员岳海红介绍,去年文体活动中心建成后,社区的老人与孩子有了新去处,被社区居民誉为“第二个家”

奎文区地处潍坊市中心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改造,该区大部分居民都住进了新楼房搬了新家,居民想要活动怎么办?奎文区开始探索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体系,以街、路、巷、河为界,将全区划分成51个社区网格,每个网格建设一处标准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免费使用的文化设施奎文区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局局长孙先政介绍,截至10月底,奎文区51个社区网格全部建成每个网格内,居民步行不超过5分钟就能达到文化中心,且奎文区所有网格范围内居民可自由流动,就近选择活动场绍兴市国家税务所“如今越来越多百姓喜欢享受文化大餐,我们必须当好服务员”

“现在区内51个网格的文体活动中心都有图书室,建好了用不好也不行”奎文区图书馆馆长李敬华介绍,为提高社区图书室利用率,奎文区图书馆牵头将每个社区的图书进行统一编号,并对社区图书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

文化资源分配均等、不同群体共享资源的机会均等,是奎文区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建设的最大亮色奎文区北苑街道则尔庄社区是潍坊市外来人口聚集地,社区居民阅览室有关提高民工技能的书籍占了多数,外来民工可免费借阅

在广文街道东上虞社区,投资近百万元的文化沙龙11月初建成文化沙龙可活动面积1200平方米,包括儿童乐园、图书沙龙、摄影沙龙等“以前社区活动场所狭小,居民都渴望有新的、绍兴市上虞区地图更加宽敞的活动阵地”东上虞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张春霞说,社区文化沙龙于11月底开放,他们探索居民自用自管模式,让百姓自己管理文化沙龙“目前社区居民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很强烈,而且已发展到‘自编自演自娱自乐’阶段,下一步我们主要探索建立‘自管’模式”张春霞说,“自管”不是放任近年来,东上虞社区文艺表演队在潍坊市乃至山东省文艺比赛中屡获大奖这一方面得益于当地深厚的文化传统,同时也离不开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协助干过16年基层工作的张春霞说:“逢年过节,很多社区图喜庆从外面请演员演出,老百姓不一定愿意看东上虞社区坚持居民自己演,演社区人、社区事儿,很接地气,也颇受欢迎”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建立公共文化浙江省上虞市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王希军指出,奎文区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建设将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变“单向输送”为“双向互动”模式值得推广王希军认为,目前山东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人才队伍不健全依然是制约因素“奎文区的网格化建设,首先制定了硬件标准‘9个1’,又有了软件配套举措‘搞培训’,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无缝覆盖”


北京中科华北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wh/1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