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浙江理工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7605


浙江理工大学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年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年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7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

一、毕业生规模

浙江理工大学届毕业生共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74.54%),毕业研究生人(25.46%),男女比例为0.98:1.

届毕业生以华东地区生源为主(65.09%),华中地区(11.10%)和华北地区(6.54%)生源次之。

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前五:浙江人(48.37%)、安徽人(4.32%)、湖南人(3.76%)、广东省人(3.69%)、河南人(3.57%)。

毕业研究生生源地前五:浙江人(35.96%)、安徽省人(10.86%)、河南人(9.67%)、江苏省人(7.88%)、山东省93人(6.16%)。

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5个学院,其中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学院为经济管理学院(人,13.19%)、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9.71%)和艺术与设计学院(人,9.21%)。

毕业研究生分布在14个学院,其中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学院为机械工程学院(人,14.11%)、理学院(人,12.65%)和经济管理学院(人,11.99%)。

二、毕业去向落实率

截止到年12月10日,学校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59%。其中协议和合同就业率为59.21%,升学率为25.62%,灵活就业率为10.96%,创业率为0.81%。,从事科研(管理)助理岗位的有人,服务国家、地方基层项目的有21人,应征义务兵的有10人。

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15%,去向构成以“协议和合同形式就业”人(49.64%)和“升学”人(32.83%)为主。

协议和合同就业包括: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人、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人、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人、国家/地方基层项目15人、应征义务兵10人。国内升学人、出国(境)人。

毕业研究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7.88%,去向构成以“协议和合同就业”为主(87.22%)。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人、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人、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71人。

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5个院系,各院系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处于93.00%以上,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97.67%)、建筑工程学院(97.40%)和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97.11%)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前三。

届毕业生中,华东地区(97.07%)生源的毕业去向落实率相对较高,华中地区(96.66%)生源次之。

三、就业流向分布

1、就业地区分布

届毕业生就业有88.03%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4.33%、华北地区2.55%。

本科毕业生87.18在华东地区就业,4.9%在华南地区、2.4%在华北地区。

毕业研究生89.44%在地区就业,3.39%在华南地区,2.78%在华北地区。

2、就业省份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人(76.05%)在浙江省内就业,其次上海人(5.33%)、广东94人(4.43%)。

毕业研究生人(74.25%)在浙江省内就业,其次是江苏83人(6.4%)、上海68人(5.24%)。

3、省内就业分布

届本科生在浙江省内就业主要分布在杭州市人(67.02%)、宁波市人(9.73%)、绍兴市和嘉兴市74人(4.59%)。

毕业研究生省内就业主要分布在杭州市人(67.29%)、宁波市76人(7.89%)、绍兴市63人(6.54%)。

4、就业行业分布

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制造业24.0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8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78%、批发和零售业7.46%、教育6.76%。

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行业:制造业22.4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33%、批发和零售业9.81%、建筑业7.7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98%。

毕业研究生主要流向行业:制造业26.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82%、教育12.5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11.95%、金融业5.24%。

5、就业单位分布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于其他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为吸纳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占比达67.38%;其次为国有企业(12.87%)和三资企业(7.02%)。

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前三:其他企业76.38%、国有企业11.69%、三资企业2.59%。

毕业研究生就业单位前三:其他企业52.66%、国有企业14.80%、三资企业8.40%。

6、职业类别分布

届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类别主要为工程技术人员(占比达31.74%),其次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1.06%)和“文学艺术工作人员”(8.22%)。

本科毕业生从事工程技术人员(29.7%)、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3.48%)和文学艺术工作人员(11.08%)占比较高。

毕业研究生从事工程技术人(35.08%)、科学研究人员(14.03%)和教学人员(10.41%)的占比较高。

四、毕业生社会服务贡献度

届毕业生中,服务长江经济带地区就业的人数为人,占就业总人数的88.88%;留浙就业的人数为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5.37%。毕业生服务重点区域行业布局涉及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教育、金融业等重点领域。

届毕业生被世界强企业、中国强企业录用的人数为人。录取超过10人的重点单位有:杭州海康威视57人、中国移动25人、宁波银行20人、大华集团19人、国家电网19人、中国工商银行17人、中信证券14人、中国农业银行13人、中国建筑12人、招商银行12人、杭州银行11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1人、中国银行10人。

五、深造情况

1、国内升学

届毕业生中,有名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国内升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2.14%),其中本科毕业生人(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8.53%),毕业研究生52人(占毕业研究生总人数的3.44%)。

本科毕业生分院系来看,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61.63%)、启新学院、创业学院(46.28%)、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43.65%)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率位居前三。

毕业生流向本校的比例为46.92%(人),其次是东华大学71人、上海大学42人、华东理工大学31人、浙江大学29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人、浙江工业大学20人、苏州大学19人、华东师范大学12人、厦门大学11人、重庆大学10人。

2、出国(境)留学

届毕业生中,有名毕业生选择出国(境)留学,比例为3.47%。其中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率4.30%,毕业研究生出国(境)留学率1.06%。

从出国(境)留学院校来看,主要为英国南安普顿大学(25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16人)、香港理工大学(14)、英国爱丁堡大学(11人)。

届毕业生自主创业48人,创办微企单位领域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本科毕业生11人,毕业研究生6人);其次是“制造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截止年12月10日,学校届未落实去向毕业生共人,占毕业生人数的3.41%。其中本科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去向主要为“准备升学考试”(63.40%),毕业研究生未落实就业去向的主要为“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63.89%)。

数据来自《浙江理工大学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全文请登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ms/564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