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绍兴市 > 绍兴市旅游 > 群星耀华夏,绍兴名人遗迹带你穿越上下五千
当前位置: 绍兴市 > 绍兴市旅游 > 群星耀华夏,绍兴名人遗迹带你穿越上下五千
绍兴是一方充满灵气的土地,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名人贤士,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文化和商业传奇,创造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辉煌的商业文明。绍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1万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这片大地上生活,多年前大禹在绍兴平定洪荒、会盟诸侯,多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
千百年来,一代一代越国儿女接续推动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创造了独具魅力的“越文化”,为华夏文明贡献了大禹文化、阳明文化、书法文化、越剧文化、黄酒文化、会计文化、师爷文化等璀璨瑰宝。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哺育了一大批引领时代潮流的杰出人物,涌现了以大思想家王阳明、大书法家王羲之、大书画家徐渭、大文学家陆游、大文化家鲁迅、大教育家蔡元培、大科学家钱三强等为代表的名人大家,先后有4位绍兴籍人士担任北大校长、管理学校达37年之久,当今两院院士中有70多位绍兴籍科学家。
与此同时,这方土地也孕育萌发了许多商业思想,“商圣”范蠡以“农末俱利”“平粜齐物”“散财济民”等理念治理越国经济,宋代事功学派倡导“农商并重”“义利并举”,明清浙东学派提出“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等。这些思想融入“越文化”之中,使古越大地始终保持浓厚的经商传统,产生了发达的工商经济,从两汉三国的会稽铜镜、麻布,到唐宋期间的越窑青瓷、绫罗,再到明清以来的布业、药业会馆和染缸、酱缸、酒缸,中国商业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绍兴一席之地。
舜
王坛舜王庙
舜是中国历史上原始社会后期的神话传说中五帝之一。
舜王庙
位于两溪乡舜王山巅。嘉泰《会稽志》:“舜庙在县东南一百里。《述异记》云,会稽山有虞舜巡守台,下有望陵祠。”万历《绍兴府志》:“虞舜庙在府城东南七十里太平乡舜山之阳。”今庙为清咸丰年间重建,同治元年()重修。
舜
大禹陵
大禹是上古时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
大禹陵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
勾践
越王台
勾践,春秋末期越国国君,曾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公元前年灭了吴国,成为霸主。
越王台
越王台位于绍兴市区卧龙山(府山)东南麓,状如城楼,系后人为缅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而建。据记载《越绝书》:“越王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后来屡建屡毁。年被日机炸毁,重修,塔基石砖为宋代遗物。
文种
文种墓
文种,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尔后,为勾践所不容,最后被勾践赐死。
文种墓
《越绝书》:“种山者,句践所葬大夫种也。”《吴越春秋》:“越王葬种于国之西山。”墓于年重修。东北向,圆形,块石叠砌,高1米、周13.20米,黄土封顶。墓前建有石亭,单檐歇山顶。亭内碑高2.40米、宽0.80米,阳面镌“越大夫文种墓”,阴面刻重修文种墓碑记。
马臻
马太守庙
马臻于顺帝永和五年()为会稽太守,修建三百里镜湖,使得灌溉的水流可控,人民生产得到保障。
马太守庙
马臻墓
马太守庙位于鉴湖之滨,跨湖桥以南。嘉泰《会稽志》:“太守名臻,字叔荐,永和五年创立镜湖”,“周围三百一十里,溉田九千余顷。《会稽记》云,创湖之始,多毁冢宅,有千余人怨诉,臻被刑于市。及遣使按覆,绝不见人,阅籍皆先死者。明天启及清康熙、道光、光绪年间,均修葺。
王羲之
王羲之故宅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故宅
王羲之故宅位于蕺山南麓西街。嘉泰《会稽志》:“王羲之宅在山阴县东北六里,旧传戒珠寺是也。旧经云,羲之别业,有养鹅池、洗砚池、题扇桥存焉。今寺有右军祠堂。”又《戒珠寺》条载:“本晋右将军王羲之故宅,或曰其别业也。门外有二池,曰鹅池、墨池。其为寺不知所始。”寺内建有卧佛殿、上方院、竹堂、雪轩、宇泰阁等,“皆一郡登览之胜”。宝庆《会稽续志》:“寺初名昌安。唐大中六年改戒珠。”
贺知章
贺秘监祠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诗句,就是其在晚年回到绍兴之后所作。
贺秘监祠
贺秘监祠位于学士街今劳动路小学内。万历《绍兴府志》云:“贺监祠在镜湖上。”宋王十朋诗有“贺老祠堂枕?湖”之句,后人移祠于明真观。万历《绍兴府志》又云:“明真观,在府东北二里,贺知章行馆也。宋乾道中,史浩奏移千秋观旧额建。其中为三清殿,两庑分享前代高尚之士,凡四十一人,故俗谓之先贤堂,又名鸿熙观。永乐中,改今额。”清嘉庆中,里人重修,有碑存观中。民国26年(),贺知章第41世孙江西永新贺扬灵任浙江第三区专员时,重行修葺,蔡元培作《重修贺秘监祠记》。今存门屋3间,西厢4间,石池1口。
范仲淹
清白亭
范仲淹,北宋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志士仁人节操。在范仲淹被贬为越州知府时,创办稽山书院。
清白泉
范仲淹在山岩间发现一个废井,井中有泉,让人清理之后,命名为“清白泉”,借以表明自己“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的从政之道。并在井上构筑“清白亭”,将其住处的凉堂命名为“清白堂”,还专门写了一篇《清白堂记》。现在的清白堂和清白泉,已是后人重建。
司马光
司马温公祠
北宋宰相,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很广,其呕心沥血所作《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
司马温公祠
司马温公祠位于下大路,东临兴文桥。乾隆《绍兴府志》:“在山阴县北三里。公四世孙吏部侍郎开国伯伋,扈高宗南渡,遂家于山阴,立祠奉祀,岁久颓圮。景泰间伋九世孙廷芳奏行有司重修。省志:康熙五十四年知府俞卿修。”民国《绍兴县志资料》:“谱载大路司马文正公祠,明代敕建,景泰时又奏请重修。清乾隆间以地售于药业会馆,祠基仅存十之一。”今祠为清代建筑,存门厅、大厅。坐北朝南。门厅三开间,通面宽14.50米,通进深6.80米,前置船篷轩,后架双步梁。大厅五开间,通面宽14.50米,通进深11.40米。正贴五架抬梁造,次、梢间皆穿斗式。顶作硬山造。明间后槽正中原有司马光泥塑像,今不存。
陆游
沈园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沈园
沈氏园位于延安路洋河弄。原为沈氏私家花园,故名。乾隆《绍兴府志》引旧志:“在府城禹迹寺南会稽地,宋时池台极盛。”园因陆游于此题《钗头凤》词闻名。
宋以后,园渐颓。年,仅存故园一角,占地平方米左右,园中有葫芦池、水井、土丘等宋代遗物。年,扩建沈园,于西侧发现六朝古井、唐宋建筑、明代水池等遗迹及瓦当、滴水、脊饰、太湖石等遗物。年扩建竣工。全园占地平方米,有孤鹤轩、半壁亭、如故亭、闲云亭、双桂堂、冷翠亭、六朝井亭、宋井亭等仿宋木构建筑共平方米。园内遍植河南鄢陵蜡梅。
王守仁
阳明文化遗址
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光芒冠绝当代,映照千古。王阳明既能著书立说,达到文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圣人”顶点,主张“知行合一”,是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又能安邦定国,荡寇平乱,守天下太平。
阳明墓
阳明故里
兰亭南侧,鲜虾山南麓,阳明墓前的墓道两侧松柏林立,墓园氛围庄重,环境清幽。
徐渭
青藤书屋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在诗文、书画、戏曲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青藤画派的鼻祖。
青藤书屋
《山阴县新志》载:“青藤书屋,前明徐渭故宅”。青藤书屋现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05月,青藤书屋和徐渭墓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张岱
快园
张岱,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史学方面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方面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快园(现为绍兴饭店)
据地方志及张岱《快园记》记载,快园最早为明初监察御史韩宜可的别墅。后来,有一位叫诸公旦的文士成为韩家东床,被称“快婿”,园也因之称为“快园”。“快园”于清代为道观。至民国十年,热心慈善事业的地方士绅在此兴建善社,历三年有余,名曰“蠡城凌霄社”。现留存之绍兴饭店“凌霄阁”为该社大殿,东西厢房为储药义诊之处,庭内有花园石桥、桥栏尚存“渡世津梁”四字,均为保存比较完好的当年原物。
章学诚
章学诚故居
章学诚,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其《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齐名,并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被梁启超称为清代唯一史学大师。
章学诚故居
章学诚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辛弄1号。故居系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屋面。过天井为三间楼屋。后门面塔山。后墙东与北墙西南各有界石一块,上刻“章界”二字。
骆照
骆照故里
骆照,字叙清,清山阴梅市人,祖籍诸暨。绍兴历史上著名刑名师爷,办案以审慎、严格、干练著称,人称“骆大师爷”。《清史稿》有传。
骆照故里
骆照故居位于马山镇东南面的尚巷村,距绍兴老城区约10公里。
娄心田
娄心田故居
娄心田,原名同书,绍兴安昌人,著名师爷。娄心田曾任东北马占山督军府秘书,“九一八”事变后,他辅佐马占山打响了中国军队抗日第一枪,年随军至西安,任西安特货公栈经理,曾充当过东北军与红军的联络人,为陕北根据地提供了军需采购上的方便。
娄心田故居
娄心田故居,位于安昌古镇,现为绍兴师爷博物馆。故居堂名为“斯干堂”,取词于《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悠悠南山”之语,以此颂愿依水而居,家庭兴旺,人才辈出。
徐树兰
古越藏书楼
徐树兰,字仲凡,号检庵,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光绪二十三年()创办中西学堂,于光绪二十八年()创建古越藏书楼,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
古越藏书楼
古越藏书楼位于胜利路,东近鲤鱼桥。为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张謇《古越藏书楼记》:“吾友显民察使之太翁仲凡先生,乃举其累世之藏书,楼以庋之。公于一郡,凡其书一若郡人之书也者。”“凡庋古今及域外之书总七万余卷。”民国21年(),书楼由县政府接收,改为绍兴县立图书馆。
陶成章
陶成章故居
陶成章,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光复会创始人之一。先后两次赴京刺杀慈禧未果,后只身东渡日本学习陆军武昌起义,杭州光复,被举为浙江军政府总参议,参与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之役。中华民国创立后,他力辞接任浙江都督,积极准备北伐,设北伐筹饷局、光复军司令部,任总司令。年1月14日凌晨,陶成章被陈其美指使的蒋介石、王竹医院,年仅34岁。陶成章逝世后,孙中山高度评价陶成章:“奔走革命不遗余力,光复之际实有巨功。”
陶成章故居
陶成章故居,位于陶堰镇陶堰村西上塘自然村。清末建筑。故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间二进,占地平方米。第一进门厅单檐硬山顶;第二进座楼,系以陶成章抚恤金翻建。两进中间以天井分隔,东厢有平屋四间。厢房南首第一间曾作陶氏书房。
范文澜
范文澜故居
范文澜,历史学家,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年,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范文澜故居
范文澜故居位于龙山后街。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共三进,均为平屋,占地平方米。第三进面宽12.70米、进深10.90米,其西次间为范文澜居室。
陈建功
陈建功故居
陈建功,字业成,浙江绍兴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毕生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在函数论,特别是三角级数方面卓有成就,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函数论学派(陈苏学派),享有国际声誉。
陈建功故居
陈建功故居,位于人民路。民国建筑。民国20年()购入。故居三间两进,相向而建,为四合院。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占地平方米。第一进东次间为陈建功书房兼卧室,留存陈氏所用写字台、藤椅和书柜等。
徐光宪
徐光宪故居
徐光宪,浙江省上虞县(今绍兴市上虞区)人,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
徐光宪故居
徐光宪故居,府山直街宣化坊39号。
邵力子
邵力子故居
邵力子,原名邵景泰,字仲辉,号凤寿。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为祖国和平统一贡献了毕生精力,被誉为“和平老人”。
邵力子故居
邵力子故居,位于陶堰镇市前街。民国建筑,坐北朝南。原规模较大,系邵氏族居处。今分为二。一处为邵力子诞生处。砖木结构,三间两进,占地平方米。第一进门厅,单檐硬山顶;第二进座楼,宽三间。两进之间设仪门、天井,两侧设厢楼。
陈半丁
陈半丁纪念馆
陈半丁,即陈年,画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拜吴昌硕为师。擅长花卉、山水,兼及书法、篆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
陈半丁纪念馆
陈半丁纪念馆绍兴市柯桥区柯岩大道号柯岩风景区内。
刘大白
刘大白故居
刘大白,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刘大白纪念室
刘大白故居位于平水镇大道地,为清代建筑。现存木结构建筑三进,均面阔三间,坐北朝南。第一进为南大厅,大厅门口中间曾悬挂有“翰林”、左右两边挂有“文魁”、“拔贡”扁额,现已不存;第二进为上堂前,部面屋面易样;第三进为楼屋,均为穿斗式结构,周九檩六柱。
陈伯平
陈伯平故居
陈伯平,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反清斗争的勇士,与徐锡麟、马宗汉并称为辛亥革命“浙东三烈士”。
陈伯平故居
陈伯平故居亦作“五美堂”,位于平水镇平水街村双井头,占地平方米。系辛亥志士陈伯平生前居住及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故居系清代建筑,前后两进平屋,前设门斗,旁有侧厢,中隔石板天井,系陈伯平当年练武之地。现在故居内布置陈伯平生平事迹陈列。
秋瑾
秋瑾故居
秋瑾,字璇卿,号旦吾,东渡后改名瑾,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位于和畅堂。清代建筑。坐北朝南,背依塔山,共五进,占地平方米。第一进门厅,门楣悬何香凝题“秋瑾故居”匾额。西次间为当时外地革命党人来绍居留处;第二进自西向东依次为会客室、客厅、餐厅与秋瑾卧室,卧室后壁夹墙内有小室,系秋瑾密藏文件及武器处;第三进为其兄嫂住处;第四进为其母住处,今陈列秋瑾史料;第五进厨房,前有井。年重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锡麟
徐锡麟故居
徐锡麟,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府山阴东浦镇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创办“热诚学堂”与“大通学堂”。
徐锡麟故居
大通学堂
徐锡麟故居位于东浦镇孙家村。晚清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共三进,占地平方米。第三进座楼西次间楼下为其出生处,东次间楼上为其卧室;第二进大厅西侧有“桐映书屋”,二楼二底,为徐锡麟少年时读书处。年修复。年,大厅陈列徐锡麟史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蔡元培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首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蔡元培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位于笔飞弄。晚明建筑,第三进座楼为清中期所建。东次间楼上为蔡元培居处。故居占地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为门厅、大厅和座楼。年修复门厅、大厅及厢房。第一进门厅,东向;门楣悬刘海粟手书“蔡元培故居”匾额;大厅南向,与厢房均陈列蔡元培史料。
鲁迅
鲁迅故里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位于市区鲁迅中路,是绍兴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水乡古城经典风貌和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主要景点有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等。
周恩来
周恩来祖居
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周恩来祖居
周恩来祖居位于劳动路。明晚期建筑。南向砖瓦平房,三间三进。周恩来祖上世居于此。清康熙三十八年(),周懋章之妻王氏寿至百岁,巡抚授“百岁寿母”匾,故又称“百岁堂”。民国28年()3月,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身分至绍兴,于此接待亲友及各界人士,书写多幅抗日题词,并填写家谱。第一进门厅门楣悬陈云手书“周恩来祖居”匾额;第二进为大厅;第三进原为楼屋,年毁于台风,改建平屋。二、三进均陈列周恩来史料。
名士之乡,文化古城
绍兴古城欢迎您~~~
—END—
来源:绍兴市志、绍兴文广旅游发布
主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新闻办)
市委网信办
编辑:市新闻传媒中心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ly/5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