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m.39.net/pf/a_4477493.html永和会,是由绍兴书法家朱勇方、施华锋、魏国平、谢权熠组成的社团。几年来,总能见他们寻隐、问道、访友、助学的身影。今次,他们又邀绍兴当地学人,雅聚越社。
越社是座枕河而建的黑瓦白墙建筑,位于山阴路上,正是地道的山阴味道。进得越社大门,可见“於越形胜”四字,这便是本次活动的主题。
剌剌绍兴方言已经传来。尽管我无法辨识其中的音节,但这音节恰恰和这幢建筑是相配的。反倒中间穿插的普通话令人不适。绍兴话是吴方言语系,但不同于苏沪的绵软,它很刚健,发音时总会伴随着一种认真劲儿。就像永和会书法家们做事的态度。
魏国平作品
墙上悬着他们的书法作品,都写着古老的句子——
“膏腴土地”(《宋书》);
“浙东胜处”(《郡志》);
“襟海带江,为东南一大都会。”(《图经》)
“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唐白乐天《沃洲山真觉寺记》)
……
他们把明代地理志书《大明一统志》中,收纳的这些有关绍兴的文字,用自己手中的笔都书写了一遍。我感到,那纸幅中的排列布局,是音律的跃动,这是一首首对家乡的赞歌。我甚至觉得,这些字应该刻在“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会稽山水间更合适,成为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摩崖石刻,让后来人一次次回味。
施华锋作品
对方言的不熟悉,恰好让我注意着这四位书法家的情貌。真是书如其人。
朱勇方是楷书,楷书“方”正,他面相周正,举止稳重,语速也不急不缓。
施华锋是草书,蓄着胡须,翩翩潇洒,写字也果敢出“锋”,让人过瘾。
魏国平是米字,虽则相貌如“魏”碑,但对米字一门深入,情有独钟,写得敦敦厚厚。
朱勇方作品
谢权熠是行书,书法史出身,遍览名迹,站位较高,说话间含笑盈盈,写字也随性流畅。
四人书法语言不同,但此刻有关“於越形胜”的研讨却都是字正腔圆的绍兴话。在场的还有:任桂全,原《绍兴市志》总纂;孙伟良,独立学者、策展人;韩祝贤,原齐贤中学教师;章利刚,地方文史研究者;陆水龙,书法家、文史学者……当然,他们也是用高古的方言交流。
作家祝勇说,五四时代的语言盛宴,假如没有了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黄酒般的绍兴口音,立刻会变得索然无味,活色生香的民国岁月也立即变成了一部默片。
谢权熠作品
有了这样的方言,书本上出现过的人们就不再鞭长莫及,我们相信自己正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在这片“於越形胜”之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呈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ly/5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