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唐诗之路”,“是由浙东运河西段、曹娥江、剡溪构成的,总长约公里”。(《越文化研究通信》年第4期第一版)由此可知,公里长的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水路,起点在钱塘江南岸的西兴,终点在剡溪的发源地天台山。这一条不平凡的路就像一根神奇的金丝线,串起两旁的山水风光、人文逸事,因而吸引了唐朝众多的诗人先后来到这里,踏歌而行、长吟以乐,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奇迹。
上周末举行的义乌市双林佛教文化论坛上,中国计量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邱高兴阐述了“浙东唐诗之路”与义乌佛教之间的关系。“诗”、“佛”两者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公里长的浙东唐诗之路,既是江南诗路也是江南圣路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邱高兴研究佛文化已有30多年。在他看来,这条公里长的“浙东唐诗之路”既是一条“江南诗路”,也是一条“江南圣路”。
邱高兴介绍,所谓江南圣路,指的就是在这条线路上承载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民的虔诚信仰。早在两晋时期,在今绍兴、嵊县、新昌、宁波、溪口一带就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高僧群体和寺院群落。知名的高僧有六家七宗的代表人物支遁等,知名的寺院有阿育王寺、天童寺、雪窦寺等。隋唐时期,三论宗的代表人物吉藏在会稽(今绍兴)的嘉祥寺讲经研究达十五年之久。宁波在唐代新建寺庙约有所,其中有些寺庙后来成为知名寺庙,如七塔寺。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建立天台宗的信仰中心。在唐代,日僧慧谔从五台山请观音像,欲自舟山东渡日本,遇大风浪不能行,遂将观音像安置在茅屋之内。后来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不肯去观音的信仰,舟山成为了观音信仰的圣地。五代及两宋时期,天台宗及禅宗在这一地区迅速传播。
除佛教外,道教信仰在这一区域中也十分盛行。相传道教的十大洞天,这一区域,就占有其三,即委羽山大有空明洞天(黄岩)、天台山上清玉平洞天、括仓山成德隐玄洞天(仙居),此外还有著名的道观,如天台山的桐柏宫、金华的黄大仙庙等等。著名的道教人物如道士司马承祯,修炼于桐柏宫;叶法善修炼于今武义县一带。
不仅如此,唐代诗人来浙东壮游,不少人是抱着寻仙访道的目的而来。孟浩然曾有诗云:“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宿天台桐柏观》),许浑有诗云:“来往天台天姥间,欲求真诀驻衰颜。”(《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都清楚地说明他们来到此地的目的。
“剡中佛事甚盛”,义乌佛教的肇始与唐诗之路
《重修浙江通志稿》中曾说:“然则浙省佛教,究竟以何人为始祖乎?历观书传所载,此则允应推竺道潜、支道林、于法兰、于法开、帛僧光、竺昙猷等六人,膺斯玄匠之选矣。而以道潜、道林、法兰、法开四师为解义之祖;僧光、昙猷二师为习禅之祖。”把东晋时期六家七宗的代表人物,视为浙江佛教的肇始者。这些开创佛教般若学研究与信仰的高僧与当时名士唱和酬酢,互相启发,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邱高兴研究后发现,这一东晋时期的佛教信仰中心,就位于今天的绍兴、上虞、嵊州、新昌一带,从地理位置看,义乌离当时的佛教中心较近,佛教因而可能对义乌产生影响,并扎根于此。
邱高兴指出,据现有资料看,最早出家修行佛法的义乌人是慧约大师。慧约(-),字德素,俗姓楼。七岁时能背诵《孝经》《论语》。相传,慧约还是孩童时就对父母说:“儿欲事佛。”父母大惊说:“我们家世代尊奉道教,你从哪里知道的佛教?”他回答说:“儿心中自然如此。”八岁时,遇到一个前来乞食的僧人,慧约就向他请教佛法。僧人并不作答,手指东方说:“剡中佛事甚盛。”十二岁时,父母终于同意他前往剡地求法。在剡地游历期间,他“穷究经藏、妙尽根本”,成为一个著名的居士,有“少达妙理楼居士”的美誉。从慧约法师上述的经历看,他无疑是义乌佛教的开创者。而义乌佛法的源头则很有可能来自“佛法甚盛”的唐诗之路沿线会稽、上虞、新昌一带佛教信仰的中心地带。
义乌佛文化既有自身特色,也离不开浙东文化的影响
在慧约到剡地求法后约三十余年后,傅大士便横空出世,成为义乌佛教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也代表义乌佛教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傅大士(—),姓傅名翕,字玄风,号善慧,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虽然傅大士的佛法和慧约之间没有明显的承继关系,也没有有关其师承的明确记载,但是考虑到当时义乌距新昌、天台等地并不遥远,推测其佛教信仰可能受这些地区的影响。
以义乌为中心的傅大士弥勒化身信仰,同新昌的大佛寺的弥勒佛以及雪窦寺契此弥勒化身信仰,正好处于唐诗之路的一条支线上。这条支线以新昌大佛寺为中心,往东到奉化雪窦寺,往西到义乌双林寺,构成了一条弥勒信仰的文化带。这三个地方的弥勒信仰各有特点,新昌弥勒大佛信仰开始的最早,保持了印度弥勒形象的特征。而位于一东一西的弥勒信仰则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契此以大肚弥勒的造型,遍及全国各地,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心目中典型的弥勒形象。而义乌傅大士的弥勒化身形象,则以道冠、佛袈裟、儒履的三教合一的形象流传于民间。三个位于一条线状带上的弥勒信仰共同构成了义乌佛教与唐诗之路的链接焦点。
邱高兴说:“总体而言,义乌是历史悠久、文化繁盛之地,其佛教文化的发展既有自身的创造和特色,也离不开整个浙东地区文化对其影响与塑造。从文化的整体性角度看,唐诗之路是把浙东地区各种文化串起来的一条文化链,而各个节点如同一个珍珠项链上的宝珠,璀璨闪耀,义乌佛教文化正是这样一个宝珠,以自己的文化光芒,共同组成了闪耀于浙东地区的文化星空。”
(转自《浙中新报》年12月12日10版,作者:周锦航。)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ly/4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