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突遭强冰雹、龙卷风袭击,给当地带来巨大损失。经现场勘测,专家组判定等级为EF4级,风力超过17级,是建国以来江苏当地风力最强的一次龙卷风。
连日来,绍兴的市民一边替阜宁感到忧心,一边暗自庆幸越地是“风水宝地”,许多大风大雨常常与绍兴擦肩而过,极少遭遇诸如此类的破坏性极强的天气。
那么,绍兴这块风水宝地,真的可以避免类似的灾难性天气吗?昨日,记者采访了相关的业内人士,请他们对极端性天气有可能给柯桥带来的影响作一些分析。
龙卷风离我们并不遥远,很难预测
柯桥历史上并非没有发生过龙卷风,像江苏盐城这样风力达到17级的龙卷风虽然没有发生,但是,小的龙卷风却也时有可闻。
之所以说是时有所“闻”,是因为柯桥气象站建成以来,还没有明确记录的龙卷风。一方面,是因为柯桥区气象监测网络为本世纪初才开始新建起来的,同时目前监测设施的密度和性能还无法明确捕捉到龙卷风,只能初步推测,因此龙卷风现象的出现往往需要现场调查确认,并根据其破坏现场特征和事后雷达资料反演确定其等级。另一方面,绍兴的龙卷风影响不是很大,因此也还没有形成记录。
而我们身边的龙卷风大多是市民直接看到的,最近的一次较为明显的龙卷风出现在齐贤镇八字桥村,时间是年7月20日下午6点左右,持续时间大约20分钟,同时还下起了冰雹。这次龙卷风据村民反映,风力并不是很大,只造成部分房屋瓦片掉落。
市民阮女士则反映,上世纪九十年代,钱清西小江一带曾发生过龙卷风,当时事发后,她还赴现场了解情况。而当地上了年龄的村民告诉她,这样的龙卷风,在西小江一带,每隔七八年就会发生一两起。
柯桥区气象台台长叶建刚告诉记者,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龙卷风多发地区。每年的4月至8月是最有可能发生龙卷风的时节,时间段是下午3点到4点。
目前,国内暂时还没有实时监测龙卷风的能力,人们知道的几次强龙卷风,大多是事后推导出来。以柯桥为例,全区有33个自动气象站,两气象站间的距离约为5.5千米,而龙卷风所袭击的范围常常只有一两千米,很难能为自动气象站所捕捉到,即使有自动站监测到大风时,往往也不能直接判断为龙卷风现象。同时气象雷电也因为监测仰角和时空分辨率的原因,无法捕捉到空间尺度只有10几公里左右、持续时间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的龙卷风现象。
龙卷风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相对来说,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江苏、广东会比浙江多一些。
台风比较常见,但进入绍兴境内多有削弱
市民印象中最深的还是台风,每年,都会有几起关于台风的不同程度预警,然后,柯桥举全区之力进行抗台。而令人欣慰的是,很多次台风最后常常是擦肩而过。这也让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放松了戒备,认为绍兴是“风水宝地”,台风不会侵袭。
事实果然如此吗?
柯桥区防汛办来主任说,老百姓说绍兴是“风水宝地”,只是一种讨口彩的说法,并不是很科学。绍兴之所以极少发生大风大水,有多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绍兴有几道天然的屏障,从大凡福建登陆的台风,经雁荡山、天姥山、四明山、会稽山等这些山脉的阻挡,或转变方向,或风力大大削弱;二是绍兴地处平原,水面率(河流水面占整个地表面积的比重)较高,达12%,高过周边许多地区,因此,降雨量虽然大,最终都到河床里;第三,绍兴的排涝系统通过多年的建设,水利设施越来越完善;第四,作为柯桥新城,起步晚,起点高,整个城市的地面已抬高不少,有利于排水。来主任举了个例子,与越城区相比,柯桥的防汛优势相对更为明显,前不久的暴雨,绍兴越城区最高水位达4.11米,而柯桥的水位则只有3.9米,比越城区低20公分,正是因为柯桥地势较高,同时,离出水口较近。
但是,柯桥有这么多的优势,也并非说可以盲目乐观。近几年来,绍兴之所以没有遭遇灾难性暴风暴雨,还与雨量相对较低有关系。“绍兴运气比较好,4年前余姚的雨量如果发生在柯桥,柯桥受灾虽然不会像余姚那样严重,但多少也会遭遇重大损失。”来主任说,雨量的大小还是非常关键的,有的10年一遇,有的50年一遇,有的年一遇,而最近几年来,绍兴还算风调雨顺,并未遇到特别大的强降雨。
兴修水利功不可没,未雨绸缪也很重要
绍兴人向来具有忧患意识,千百年来,凡是在绍兴担任地方长官的,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越国兴建吴塘、富中大塘,再到东汉马臻兴建镜湖,东晋贺循主持疏凿西兴运河,唐会稽县令李俊之主持修建会稽海塘,以及之后明代戴琥、汤绍恩、刘光复;清代俞卿、李亨特等,都十分重视越地治水工作,也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然而,即便如此,灾害性天气还是防不胜防。年的夏季,当时连续下了多天的大雨,其中雨量最大的一天达.6毫米,绍兴南门水文站出现历史最高水位5.3米,超过警戒水位1米。当时,绍兴县(越城区)城区约三分之一遭遇水淹,受灾面积达53.74万亩,汛情导致31人死亡,受伤人数达75人。之所以造成这么大的灾难,一方面,是因为雨量大,可谓百年一遇;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因为水利设施不足,不能及时排水泄水。第二年,省里下拨资金,绍兴县建设6孔、每孔8米的马山水利闸,当年8月,排涝流量达每秒立方米的马山闸启用。
年6月,绍兴县又建设了一个新三江水利闸。至年,新建的曹娥江大闸投入运行。至今,柯桥区共有7座水利闸(站),水利设施比从前更趋完善。
近几年来,为防洪排涝,柯桥区还通过河道拓宽、打通,兴建从钱清到滨海站的防洪排涝通道,全长51.3千米,宽约50米至60米,预计到今年年底即可建成。而对城市积涝点,柯桥区则每年投入0万元,进行管网改造,把原来直径30或40公分的雨水管道,换成60公分或80公分。随着这些城市排涝设施的完善,城市的排水将更趋顺畅。
区防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目前柯桥区的防汛能力,可以承受“十年一遇”的降雨,超过“十年一遇”的则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而少量局部地区则还达不到这个能力。平原地区可以达到“20年一遇”的,柯桥城区则是按“50年一遇”甚至“年一遇”定位和设计的。
但即便如此,水利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仍然必须绷紧弦,不能盲目乐观。一是,相比萧山,柯桥是水乡泽国,地势偏低,相对容易受涝。尤其是安昌镇这样的古镇,地势低,更易受汛灾。而今天如果再有像年那样的雨量,柯桥区不但会遭遇损失,而且理论上由于社会财富积累的增加,损失值也会增加。尤其是需要提高警惕的则是从象山登陆的台风,因此,除了硬件上的这些设施设备的保障,提前预警、未雨绸缪也至关重要。
来源:柯桥日报
绍兴晚报∣一个值得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ly/4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