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走遍中国找不到一个小城,像绍兴出了这么


Ganz|作者

小城星光灿烂

走在绍兴城里,常会有时光交错穿越之感,踏过湿漉漉的青石板,来到笔飞弄,这里曾住过大书法家王羲之;前观巷深处的台门里,几枝绿藤伸出青藤书屋的墙头,这是徐渭徐文长的旧居;最闻名于世的鲁迅故里,留存了鲁迅笔下“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城虽小,却星光灿烂!可以说国内找不到哪个城市,像绍兴在建城多年的悠悠时光中,见证了如此多名人雅士的生活和成长。以下仅取“浩瀚星河”中的几位稍作介绍。

“情圣”陆游

陆游(-),号放翁,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少时赴京应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因主张抗金,屡遭排挤。罢官归居故里后,仍念念不忘抗击金兵,去世前以一首《示儿》明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小时候背过不少陆游的诗,却不知道他一生有诗余首,多饱含爱国热情,兼具李白的奔放与杜甫的悲凉。

不过在绍兴,陆游亦以“情圣”的形象深入人心。

陆游16岁娶表妹唐婉为妻,琴瑟和谐。因初次赴京应试名落孙山,陆母遣怒于唐婉,逼陆游与唐宛离异。后来,陆游再娶,唐婉他嫁。

一次春游,两人在沈园偶然相遇,陆游见人思情,提笔在园壁作《钗头凤》一词,匆匆离去。唐婉见词,肝肠寸断,也和一阕,不久郁郁而亡。此事也成了陆游心中永远的痛。

如今,在绍兴沈园,仍有不少人去寻梦觅影,踏访见证这段凄美爱情的地方。

“机智Boy”徐文长

徐渭(-),字文长,晚年号青藤道士,也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20岁中秀才,后屡试不第,曾以教书为业。中年以后任浙闽总督胡宗宪幕宾,后胡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捕下狱,累及徐渭,曾一度发狂。晚年生活清贫,以卖书画为生。

徐渭中年以后始学画,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具一格,被尊为“青藤画派”创始人,郑板桥曾自称为“青藤门下一走狗”,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因徐文长土生土长于绍兴,因而对绍兴人来说,他更像是“机智Boy”般存在,老绍兴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徐文长常以聪慧机智为邻里乡亲打抱不平。

有个故事就发生在绍兴城里的利济桥上,以桥为界,河西是山阴,河东是会稽,一天有个穷人死在桥上,两县相互推诿,暴尸数日,这事传到徐文长耳里,愤懑不平的他心生一机,书就一卖利济桥文告,贴于桥旁。两个县令见此理穷,只好共同处理了这件事。后来绍兴民间还有了“山阴不管,会稽不收”的名谚。

越王的“心灵鸡汤”

越王勾践(约前-前年),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使越国恢复国力,最终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绍兴的孩童几乎都听过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为了复仇雪耻,勾践每日睡于柴草之上,床前悬挂苦胆,坐着躺着都看得到,吃饭前先尝尝苦胆的滋味,以苦心志、劳筋骨的姿态实现复辟。

如今,这发奋图强、苦尽甘来的故事,也成了备考学生、创业青年等捱过困苦的“心灵鸡汤”。

“选美冠军”西施

都说江南出美女,绍兴也有一位历史上的“选美冠军”——西施,她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西施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出生于越国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因居西村,故名西施。“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便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她也在越王勾践的复仇大计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后协助复国。

第一代“女汉子”秋瑾

秋瑾(-年),生于福建,祖籍绍兴,她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同时也是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她是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汉子”。

出生在那个女子还要裹小脚的年代,可29岁的时候,秋瑾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冲破封建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还开展各种妇女运动。

一直到人生的最后,秋瑾也以“汉子”般的铮铮铁骨示人,因徐锡麟起义失败,牵连了在绍兴主持大通学堂校务的秋瑾,她遣散众人,抱着“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的想法留了下来。清军将其抓捕后审问,仅得她书写的“秋风秋雨愁煞人”。次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替我们“都骂过”的鲁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自己童年私塾的回忆,很多人也循着这篇文章,想来绍兴的鲁迅故里看看。

如今提到绍兴,不得不提鲁迅,今年正逢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作为当代文学巨匠,怀念之声四起,尤其网上流传的一句说法“今天我们想骂的,鲁迅都已经骂过了”,引起不少共鸣。

鲁迅(-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他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麻辣教师”蔡元培

蔡元培(-年),出生于绍兴山阴县(今绍兴),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年至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麻辣教师”,蔡元培的教育模式在当时不拘一格,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气象通”竺可桢

竺可桢(-年),出生于绍兴县东关镇(现绍兴市上虞区),从小成绩优秀,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年,公费留美学习,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作为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曾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多个雨量测量站,始终







































北京看白癜风什么医院好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hj/504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