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家事,觅渡君好久没来了。临近年底,适合聊点总结性的话题,比如:江苏省内,苏州应该是什么地位?今后数年,苏州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什么?……
当然喽,完整的论述,请看省委、市委党报,觅渡君只是从民间角度,说点个人感想和愿景罢了。
苏州,打造创新之城?
党代会的重要性,略知政事的小伙伴都知道。
今年11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南京开幕。下午,各小组审议党代会报告。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参加苏州团审议,省委副书记、省长石泰峰参加南京团审议。江苏省委党报新华日报第二天的头版,是下面这样滴。
省委书记李强在苏州团强调:
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代会的主题,打好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的主攻仗,在新的征程中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州要真正把创新作为引领转型发展的主动力,在全省创新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党代会第一天审议有标志意义。此次党代会的精粹是“创新”,苏州今后发展的主题也将是“创新”。一言以蔽之,苏州要打造——创新之城。
李强参加苏州代表团审议时,还重点提了四个问题:
1,苏州怎样发挥引领作用?
2,怎样追求原创性成果?
3,怎样打造自己的标志性品牌?
4,怎样更好地体现苏州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这就是如今著名的“创新四问”。微言大义,切莫以为这仅仅是官话、套话。近日,苏州市委专门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创新四问”活动的通知。
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在会议期间也表示:
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深入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努力创建中德产业合作(太仓)创新试验区。
全面落实《中国制造苏州实施纲要》,积极创建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大力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高端攀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金融深度结合、科技人才智汇“五项工程”,构筑高效区域创新体系,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经济保持稳健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短短两段话,就出现七个“创新”。什么叫城市主题词,这就是!
从乡镇企业到吸引外资,苏州的复兴之路,本就是创新带来的成果。但是还不够!而且,原有的创新成果,正在弱化。
举个栗子。苏州曾打造出电脑、笔记本的“IT产业链”。但是如今,这些东西利润微薄,而且面临各地争抢,已然走下坡路。产业弱化,连带着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也越来越“鸡肋”。
现在最焦点的IT产品——智能手机,苏州乏善可陈。苏州的IT产业链老化了、弱化了。
那么,创新靠什么?
低阶城市,没戏唱了
学习深圳、杭州等城市,打造创新之城,觅渡君觉得,要有钱,要有政策,但更要有城市地位。
君不见,上世纪80、90年代,除了最重要、最成功的特区深圳,创新经验多出在苏州、温州、泉州等普通地级市。
温州模式,曾经风头强劲
石狮市、张家港市、昆山市、绍兴县等县(市),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也一度站在历史舞台。
昆山之路,苏州三大法宝之一
甚至吴江盛泽镇、常熟碧溪镇、东莞长安镇、温州龙港镇等镇,凤阳小岗村、江阴华西村、张家港永联村、奉化滕头村等村,都曾经出过全国知名的创新经验。
华夏第一钢村——永联村
时至今日,普通城市还有戏唱吗?舞台上都是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金融、科教文卫、交通等等资源,也都集中在这些“高阶城市”。
上海,直辖市(省级市)
杭州,浙江省省会(副省级)
深圳,计划单列市(副省级)
深圳仅仅是靠市场经济和大批创业人才成为“一线城市”、“创新之都”?实际上,深圳是改革开放以来享受“计划经济”好处最多的城市!也是国家“定位”最高的城市之一!不是直辖市,胜似直辖市!
若干年前,苏州GDP曾有赶超深圳之势。如今,差距越来越大。苏州近几年来困难重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地位低。
一些小伙伴可能觉得,城市地位关我屁事,自己混得好,票子赚得多就行了。君知否,没有城市地位的提升,苏州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天花板”,最终,能混得好的苏州人比例,就将大大减少。——其中,可能就有你!
上世纪90年代,温州模式最风光的时候,牛气哄哄的吹出“温州资本能买下半个中国”,现在呢?这种低阶城市,根本没什么前途可言。
不提升城市地位,苏州不要说打造创新之城,就连维持现有地位和格局,都岌岌可危。须知,想把苏州拉下来的城市,多得是。
最明显的,就是GDP紧追苏州的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等副省级省会城市。
铁路、机场等影响经济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苏州为何迟迟无法加快落实?核心原因之一也是城市地位低。就说铁路吧,明明应该高规格配置的通道,会降低标准;明明需要快速上马的项目,会迁延日久;明明是客流大站,却设计成迷你小站。
这就是城市地位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影响到居民的利益。
江苏双核,能确立吗?
浏览北京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贵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hj/4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