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中国水利报4个版面大赞绍兴水文化,听


编者按:年4月28日,《中国水利报·水文化专刊》第48期用4个版面,对绍兴公祭大禹、五水共治、水文化建设、印象绍兴等进行了集中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向打造江南水乡典范迈进

——浙江绍兴年勇夺“大禹鼎”纪实

□本报记者高立洪张卫东郑盈盈洪安娜

今年2月29日,水乡绍兴,注定要载入治水史册。

这天,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会议上,绍兴市获评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并摘得了“大禹鼎”,柯桥区、诸暨市一同获此殊荣。

年,绍兴发挥独特水优势,积极应对水污染挑战,深入推进“五水共治”,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向打造江南水乡典范迈出了重要一步,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而今,越州大地,春潮涌动,治水再升级。

近日,在公祭大禹陵前夕,记者前往绍兴,对“五水共治”进行了一番采访。

还历史欠账,绍兴治水不辍。年,绍兴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决策部署,以最大决心、最强力度、最严要求、最高标准,抓治水,促转型,惠民生

绍兴是江南水乡,是大禹治水之所,也是“大禹精神”的发源地。

一叶乌篷,见证了绍兴余年历史的沧桑;百转河曲,流动着大禹治水的英魂。

一部绍兴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从大禹治水到汉筑鉴湖,从晋凿运河到唐修海塘,从明建三江闸到清整府城河,绍兴水利缵禹之绪,代有所成。

循着先人治水足迹,今天的绍兴人投身“五水共治”。

改革开放以来,水乡绍兴,与其他一些地方一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突出水问题。

老绍兴有“三缸”:酒缸、酱缸、染缸。在柯桥区,区水利水电局局长徐阿幼告诉记者,30多年前,不少绍兴人靠几台织机和染缸,掘到了“第一桶金”。尔后,印染、化工行业风生水起,成了绍兴的“摇钱树”。如今,仅柯桥区印染产能就占全国1/3以上。绍兴印染和化工行业,赚得盆满钵满,却也让当地水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

不仅如此,绍兴畜禽、水产养殖,对水体造成污染,同样不可小觑。部分水体富营养化,与养殖不无关系。绍兴河网密布,居民依水而居,垃圾、污水同样给河流带来了污染。

曾几何时,乌篷欸乃,桨声灯影;水乡居民,枕河而居,以舟代步。后来,一些河道被淤塞,一些成了断头河。老绍兴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种记忆。

对河道淤积、断头,水利专家解释说:绍兴平原,地势平缓,河道水流缓慢,易发生淤积。过去,每到农闲季节,人们便捻河泥肥田。后来,捻河泥成为历史,河道淤积越来越重。填河造地,挤占河道,向河道偷排建筑泥浆,加剧河道淤积,造成一些地方河道排水不畅,汛期甚至发生内涝。

在绍兴平原,水问题相互交织。河道淤积,减少了蓄水行洪能力;洪水到来,河湖底泥被搅起,又产生二次水污染。水污染则影响供水,破坏水生态系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影响水乡文化传承,降低居民生活品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水乡绍兴甚至一度出现水荒,守着河湖没水喝,只能向萧山买水。”绍兴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林涛补充道。

对经济社会来说,水既是发展的支撑,又是问题的映照。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问题,绍兴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果断治水,长此以往,人水不能和谐,资源不可支撑,环境不能容纳,发展难以为继,人杰地灵的绍兴就会失去根基,绍兴未来更无从谈起。

在陪同采访中,市水利局调研员邱志荣告诉记者,回溯历史,位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水网密布地区的绍兴,上世纪末以来就不断探索和统一全民思想,持久开展清草、清淤、清障,控制洪水,治理污水,保障供水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活动。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更是大力弘扬大禹精神,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以空前力度,努力做好治水这篇艰难的大文章。

绍兴市水利局局长金辉介绍说,要说绍兴治水力度加大,步伐明显加快,还是近些年的事。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明确要求绍兴打造江南水乡典范,为水乡绍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响亮提出“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更为绍兴治水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遵循,注入了新动力。

去年5月13日,省委书记夏宝龙来绍兴调研,对绍兴治水提出殷切期望:“绍兴作为大禹治水的地方,要把治水作为一号工程,坚定不移地以治水倒逼转型升级,以最高的标准,做到全省最好,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绍兴发展的新天地。”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绍兴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治水工作,将其提升到绍兴立城之本、兴业之本、惠民之本的战略高度,出台《关于狠抓“五水共治”加快水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传承和发扬大禹精神,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强保障,推进“五水共治”和水城建设。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五水共治”作为“一号工程”,作为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来抓,确保“五水共治”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年“誓夺大禹鼎”。通过努力,远期把绍兴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江南水乡典范和“水清岸绿、天蓝气净、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现代水城典范。

市委书记彭佳学进一步要求,要借全省大抓治水的东风,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扎实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让绍兴回归江南水乡风貌,治水工作做到全省第一。

绍兴市副市长、市“水城办”主任冯建荣指出,年,市委、市政府以空前力度,动员、部署、落实“五水共治”工作,仅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性工作会议就有15次,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五水共治”的重视,彰显了全市夺取“大禹鼎”的坚定信心。

领导带头抓“五水共治”。在绍兴,领导干部年底要专题报告治水情况,领导要领办治水重点、难点问题,市领导要分头负责、协调推进“十大攻坚行动”。市人大、政协针对“五水共治”,专题视察调研,监督建言。各个部门勠力同心,齐抓共管,形成全市一盘棋治水局面。

在战略层面,绍兴廓清问题,统一认识,明确目标,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全市一盘棋,也预示着绍兴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化。

绍兴以“誓夺大禹鼎”为目标,在战术层面,一场一场打硬仗,一锤一锤钉钉子,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收获了明显成效

夺取“大禹鼎”,关键在落实。

“五水共治”涉及多部门和各县(市、区)。为此,绍兴市成立“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水城办),副市长冯建荣任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校军任常务副主任。

张校军介绍说,水城办负责全市“五水共治”组织协调、督查考核工作;治“五水”则分由环保、水利、建设部门牵头负责。年初,各部门细化工作,以任务书形式,层层分解下达,责任直接到人。市委、市政府与各区(市、县)及市直开发区签订责任状,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11月底必须完成任务。

年,“清三河”达标创建,成为绍兴争夺“大禹鼎”的首要工作。春节刚过,绍兴就召开动员大会,启动深化“三河”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将其作为“六大硬仗”首仗来打。各乡镇对照水系图,逐一普查河流,扩大整治范围,提高标准要求,努力消除“三河”死角盲点。6月18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全面部署“清三河”达标创建工作,组织创建“清三河”达标镇、达标村,推进创建达标县。

同时,绍兴采取十大举措,推进水环境治理建设。年,实施河道综合整治.7公里,打通处拦河坝、44条断头河;清理河道垃圾40余万吨,打捞沉船和整治船屋只,拆除涉水违章建筑23.6万平方米;开展“千河清淤”行动,清淤万立方米,柯桥区建设了3个淤泥固化处理中心,年处理能力达万立方米,成功解决了80万立方米淤泥的堆放难题;封堵排污口个;实施引水活水,改善河道水质;推广种养狐尾藻32万平方米,治理水面万平方米;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90%,减少河岸垃圾入河;在全市63个镇街,实行河岸一体化保洁。

从去年9月起,为期3个月,全市开展疑似“三河”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巩固“三河”治理成果。

对待重点污染,绍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勇气,以铁腕重拳的方式手段,扎实推进源头治理。年,绍兴全面完成省里下达任务,对家印染、化工、造纸、制革企业进行了整治,各县(市、区)整治提升工作均通过验收;关停整治禁限养区畜禽养殖场,整治生猪养殖场多家,其中关停多家,对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关停水禽养殖场个;将主城区及开发区重点水域全部列为禁养区,清理箔桩网箱等养殖设施,推广“洁水养鱼”,全市水面整治面积达4.5万亩;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改造56处城镇老旧小区,全市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1公里,为省定任务的.6%;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日处理能力提高到万吨,各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5%以上;全市投入建设资金32.9亿元,对个村36.8万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分别为省定任务的.4%和%,村覆盖率达81%。与此同时,制定下达水质断面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严格落实治理责任体系,制定实施“一点一策”治理方案,全面排查主要污染源,综合施策,精准治理,水质明显提升。

在治理中,绍兴建立了督查、问责、通报、考核奖惩体系,进行立体督查、严肃问责、通报倒逼、考核奖惩,加快推进治水任务落实。

尽管工作千头万绪,四大班子领导都被纳入立体督查体系。市委书记、市长每月开展专题督查;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每周开展督查检查,全年累计督查检查35次;3个市委指导组,由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带队,对口开展常年督查,累计40余次。市水城办4个督查处,开展督查,全年下发整改通知份。市、县两级向全市个镇街派出督导组,每周进行全程督导。据统计,年,全市各级累计开展督查活动余次,整改问题多个。发现问题后,要求3天内上报方案,限期整改,对责任人严肃问责。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还对问题较为严重的5个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不仅如此,绍兴在《绍兴日报》头版,及时公布任务及项目进展,百日冲刺后,半月通报一次,营造了“你追我赶、竞赛比拼”氛围。此外,完善“五水共治”与河长制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工作考核,根据排名进行奖罚。

治水是一个持续过程,绍兴着力加强长效治水。首要之举,将“河长制”作为龙头工程来抓,推进河道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年,全市共配备村级以上河长位,实现大小河道河长全覆盖;市、县、镇三级基本同步配备河道警长;成立万名监督员队伍;建立河长







































得了白癜风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hj/427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