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司机和行人该怎样过绍兴的斑马线,听听大家


“礼让斑马线”,绍兴晚报一直在

在我的印象中,绍兴的“礼让斑马线”行动最早是从我们出租车司机开始的,但是不能不承认,在斑马线上的表现我们如今不如公交车司机做得好。为什么有些出租车司机不能做到“礼让斑马线”,由于很多司机头脑中没有建立这类意识,因此强化司机朋友的礼让意识非常有必要。

这方面,我认为宣扬的力度还不够,很多驾驶员对“礼让斑马线”的认识还不深,哪些情况下必须让行,怎样礼让才是规范的,很多驾驶员都不清楚。我在路上开车时,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驾驶员是在“礼让斑马线”,可是他的车却停在了斑马线上,两个轮子都压在斑马线上,那让行人该怎样走?我在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由于很多驾驶员内心是没有“礼让斑马线”的意识,在斑马线上停下来也许只是由于在经过斑马线时正好有人过来不得已才停下的。如果能在斑马线前提早减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出租车是穿梭在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因此,我认为,出租车司机更应当带头做好“礼让斑马线”。我们的车每天在路上开,我们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其他驾驶员。如果所有出租车司机都能做到“礼让斑马线”,其他驾驶员一定也会学样,“礼让斑马线”的氛围才会更浓。

顾念法(社区居民)

老百姓对“礼让斑马线”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我出门经过斑马线时,看到很多车都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这一点在这两年特别明显,行人走在斑马线上可以很安全,很放心。

但是,我也注意到,很多驾驶员的礼让意识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交警在与不在两个样。我早上6点出门,交警还没来时,很多车经过斑马线都是直接开过去,没有礼让行人。到了7点以后,交警来了,驾驶员也规范起来了。

我觉得这样不好,“礼让斑马线”不应该是做给交警看的,应该是自觉遵照,主动礼让,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过马路才能更安全。

谢智德(公交车司机)

我开了10多年公交车,现在开的是5路车,对“礼让斑马线”我很有感触。“礼让斑马线”其实是一个很暖心的进程,我们礼让行人后,很多行人会向我们投来赞成的眼光,乃至竖起大拇指夸赞,我们看了也很欣慰。

绍兴公交车“礼让斑马线”是从年开始做起来的,当时绍兴开始提倡要“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那时仅限在越城区人流量大的几条马路上,到了年,“礼让斑马线”在主城区范围全面推行,整体来讲“礼让斑马线”的意识已愈来愈深入人心了,但我们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尤其是和杭州比1比,差距还是不小,尤其是驾驶员这块,我们还要向他们多多学习。

杭州的“礼让斑马线”之所以做得好,其实主要是他们提倡司机要建立一种很好的意识,那就是只要看到前方有斑马线就一定要减速,而不是只有看到斑马线上有人时才礼让。比如,杭州的司机开车时,看到前方30米有斑马线就必须减速,离斑马线20米时车速就必须减缓到15码,而离斑马线只有10米时,车子必须停下来,不管前方是不是有人。时间长了,人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我们绍兴也应当强化这类斑马线前减速停车的意识。

施国芳(越城区文明办)

要做到“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对绍兴的驾驶员来讲,还是任重道远。我认为,要让更多驾驶员建立起“礼让斑马线”的意识,可以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疏”,那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比如我们现在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学生来体验,让孩子们从小就建立这类理念。

所谓“堵”,那就是需要交警严格执法。可能有些驾驶员会有想法,认为有时候过量的礼让反而会引发后方堵车,造成交通混乱,这其实是驾驶员和行人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因此对行人我们也要多加宣扬,比如我们可以请交警进社区,为社区里的老年人讲讲“礼让斑马线”进程中作为行人正确的做法,从而消除这类信息的不对称。

固然,驾驶员不能由于这类信息的不对称就不坚持“礼让斑马线”。相反,为了增强他们的这类意识,我们还要利用科技手段等来催促。

观点2:既要“礼让斑马线”也要“文明过马路”毛永伟(市文明办城市处副处长)

我们提倡“礼让斑马线”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安全地过马路,从这一方面上讲,行人是弱势群体,毕竟一旦产生车祸,行人出事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司机朋友礼让行人完全是出于安全斟酌,利人利己。

再者,斑马线前不减速是一种违法行为,交警部门是有权处罚的,而且我觉得还应当把“不礼让斑马线”的车辆和司机通过媒体进行暴光,只有法律和舆论左右开弓,那些对“礼让斑马线”不重视的司机才能改变想法,真正把这个意识印在脑海里。

固然,我们每个人都要进行角色互换,开车的有时候是行人,行人也有开车的时候,这时候就要考虑到角色互换时的心态,这样才能相互理解,终究把“文明过马路”的习惯渐渐培养出来。

陈丽萍(越城区铁甲营社区主任)

绍兴推行“礼让斑马线”有一段时间了,进步还是很明显的。我们社区就在城市广场附近,社区好多年纪大的人和我说,之前穿马路要等好久才能走过去,现在只要人过去,大部分过来的车辆都会自觉停下来。我自己也深有体会,遇到车辆停下来时我都会很快地走过去,毕竟礼让是相互的。

但有些行人却没有设身处地为开车的朋友想过,车子停在那里了,他还慢吞吞地走,或玩玩。而有时候行人是一个接一个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行人无妨等一等,不是说车辆不用礼让,而是等过马路的人略微多一点了,大家一起走过去,这样岂不两全其美?毕竟像公交车是有班次时间的,车上的乘客也有去上班的,一直等在斑马线前会耽误他们办事。

固然,“礼让斑马线”这个事情还是要多多宣扬,可以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小学里就提倡这类文明行动,也可以在报纸、电视、移动平台上多宣扬,还可以做一些公益广告放在街头巷尾,像社区这样的基层,也可以放一些宣扬牌,这样大家有意无意中都接收了这方面的信息。

顾伟栋(私家车司机代表)

“礼让斑马线”在绍兴其实是近几年才开始推行的,我个人感觉绍兴人这个观念不是特别强。其实,依照绍兴的特点,由于高架少,车辆都在地面上行驶,与行人“碰面”的机会更多,“礼让斑马线”更有必要推行。但也有很多现实问题,比如行人一直不间断怎么办?

有一次我开车经过越城区解放路和新河弄口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时我停下来让行人先走,但是等了一分半钟,一直有人在穿马路,后来我趁着后面的行人还有点距离就把车开过去了,没想到就被交警拦下了。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有点想不通,觉得自己已礼让行人了,为啥还要受处罚?后来才意想到这样超上去其实是很容易产生交通事故的。

不过,我还是认为,“礼让斑马线”,我们驾驶员要做好,但是行人也要配合我们。有些行人在过马路时注意力不集中,比如会玩,致使通行效力不是很高,这方面也要向他们多宣扬如何文明过马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让城市更文明。

观点3:斑马线设置能否更公道?沈元忠(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

很多驾驶员向我们交警部门反应,部份路段的人流量大,斑马线密集,比如鲁迅小学门口的路段,每隔25米、50米就有一条斑马线,车子刚等完一条斑马线上的行人,又马上要停下,短短几百米的路要开十几分钟,通行效力低下。交警部门为此展开了讨论,通过实地调查,已在4条主干道上撤除了23条设置不合理的斑马线。斑马线撤除后,也接到了很多市民的投诉,称撤除斑马线给他们带来了不便,交警部门对此还将继续研究,争取让斑马线的设置合理化、科学化。

刚才有司机代表提出来有些斑马线上可以安装要求式红绿灯,这个建议我认为很好。我去过一些国家,也看到过这类按钮式的要求红绿灯,效果很好。行人按下红绿灯的按钮后,信号灯不是立刻跳转变绿灯,而是等一段时间,这样行人就集中一批,在绿灯的时间一起过去。接下来,我们会根据绍兴的实际情况,看看是否是可以在几个斑马线上试点,安装这类按钮式的红绿灯,将“要求式过马路”的方式推行到我们的城市中。

顾伟栋(私家车司机)

绍兴有很多斑马线前没有交通信号灯,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驾驶员没办法一直等。有甚么办法能够解决司机等候斑马线太久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可以在人流量大的斑马线路口设立按钮式交通信号灯。行人过马路可以按下按钮,信号灯绿灯亮起时,行人集中一批一批过马路。信号灯红灯亮起时,行人停止过马路,等候车辆开过。一个人时不要单独过马路,等人多了一起过。机动车司机也不用长时间等,致使交通拥堵。这样既解决了行人与机动车等候太久的问题,又保障了双方的安全。

冯文忠(绍兴联发公司出租车司机)

斑马线路权属于行人,我们在斑马线上必须礼让行人。但是,在“礼让斑马线”的进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有些斑马线设置得其实不公道。好多地方人流量大,“礼让斑马线”会引发堵车。比如在解放北路水木清华小区门口,如果让行人先过,这一停常常就是很长时间。有时候等1分多钟都过不去,如果完全依照礼让的要求,这个路口根本就没法通行。平时我们出租车司机都会等的,但遇到车上乘客有急事或恰好是交接班的情况,也不能一直等。

因此,我建议交警部门能够灵活设置一些路口的开口,在平峰时间,打开开口,方便市民进出斑马线,在高峰时间,关闭开口,减少路面冲突。

观点4:“礼让斑马线”应当像“酒驾”一样严管、常管沈元忠(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委)

有关“酒驾”的法规刚出台那会,交警出去整治,“酒驾”的人特别多。现在,要到后半夜,才能偶尔捉住几个“酒驾”司机,这说明“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礼让斑马线”我认为也要像酒驾一样去抓,我们会继续扩大整治的范围,进行常态化管理。

除交警现场执法,我们也可以用电子监控的“火眼金睛”来抓现行,也可以发动广大市民来抓拍,以配合交警执法,对违者予以重办,让司机为每次“车不让人”的违法行为买单,从而既杜绝法不责众、难以查处的侥幸心理,又以严格执法、违法必究来养成“礼让斑马线”的文明驾驶习惯,迫使和行人抢道的司机“车德”回归。也惟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斑马线上行人应有的优先通行权和安全感,才能保证道路畅通无阻,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产生,营建出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畅通的出行环境,让“礼让斑马线”成为绍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毛永伟(市文明办城市处副处长)

“礼让斑马线”是一条法律,不礼让是违法行为,而不但仅是在道德层面那末简单。现在绍兴人生活节奏太快,很多车主“不礼让”,是由于“要赶时间”,行人不走斑马线,是由于“要赶时间”,电动车不遵照交通法规,也是由于“要赶时间”。

斑马线和红绿灯一样,是保护交通秩序无声的语言和法规,触碰“红线”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与机动车辆相比,行人处于先天的弱势。一旦产生事故,最早遭到伤害的就是行人的健康,乃至是生命。在文明社会,弱者是首先需要受保护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的权利。所以,人车相遇,于情于理于法,都应是作为强势一方的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

因此,我建议交警部门要加强执法,对斑马线前不礼让的行动要严管、严查,一旦查获更要依法严治、严罚。

■短评:让“礼让斑马线”成为文明绍兴的1张新名片“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体现了1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是城市一张美丽的名片。说说是小事,但如果做好了,就是一件大事。做好了,体现了1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市民素质和城市的幸福和谐指数。

绍兴的“礼让斑马线”才刚刚开始起步,因此重要的事就是要“唤醒”机动车司机的“礼让”意识。通过大张旗鼓地宣扬,在全社会营建一种文明的氛围。对“礼让斑马线”这件事,不是提倡,而是每一个机动车司机必须做到。

现阶段,除宣扬劝导外更要严格执法,重办“不礼让斑马线”的行动,通过“交警、协警、志愿者”这3股气力,把这类文明行动推行开去,让“礼让斑马线”成为司机的一种自觉行动。

“礼让斑马线”不但要严管,更要常管。我们要“小题大做”,绵绵用力,不遗余力地去做。要把整治机动车司机“不礼让斑马线”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文明素养的提升不可能一挥而就,这需要时间,需要渐渐地去养成。长时期的管理、监督、整治,才能使“礼让斑马线”的意识真正深入人心。让“礼让斑马线”,成为绍兴这座文明城市1张新的闪亮的名片。

来源:绍兴晚报 社区报

不礼让斑马线,这样的现象少点再少点!

7月20日,刊发的消息

7月25日,绍兴晚报以2个版面篇幅给公交车、出租车、自备车进行打分。

“绍报红”亮相红色斑马线,烈日下为过往车辆打了个分!

8月1日,绍兴晚报又刊登了司机不让礼的N个理由,并逐一进行剖析。

不礼让斑马线,驾驶员有“N个理由”!这些对斑马线的误解,你是不是也有?

绍兴晚报∣一个值得

绍兴晚报新媒

-









































北京中科给我打电话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hj/42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