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因自身原因造成的社保卡违规使用问题外,还有一些是参保人预料之外的,比如说:社保卡丢失被盗用问题
诸暨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邹某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判处周某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伪造,涂改医疗保险单据,处方,病历,医疗文书的
患有高血压的邹某,让女儿用丈夫老周的社保卡买药,合计报销11376.64元,结果母女俩双双获刑《绍兴日报》前天报道的诸暨市人民法院判决首例冒用社保卡案,引起大家的争议“用家人的社保买个
这个观点与一线的司法人员“不谋而合”,探员咨询一线办案的人员了解到,此类情况,单纯看刑法规定,是符合判刑的规定,但是这属于情结轻微的,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做相绍兴诸暨市人民政府对不起诉处理
老周因长期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虽意识清醒,但已无法说话,故他对妻子女儿使用自己社保卡的事全然不知
针对此案,华讯律师事务所张韬律师表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诈骗罪用他人社保取药,一般被以诈骗罪追究刑责
●以欺骗,胁迫等手段重复开药,超量开药的
那么,母女俩犯了什么法,她们的行为带来了什么危害?
案发后,邹某和女儿退缴赃款11376.64元,并被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处以罚款22753.28元母女俩因涉嫌犯诈骗罪,于今年8月被诸暨市公安局取保候审
起初,因诸暨的社保卡不能在萧山使用,周某每次拿着父亲老周的社保卡,去诸暨市中医院浙江绍兴市人民政府、诸暨市人民医院的门诊配药后来,萧山也能用诸暨的社保卡了,邹某便让周某在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配药
先让探员带大家回顾一下这起令人唏嘘的诈骗案的案情:
这起案件为大家敲响了警钟,探员查阅了有关社保的规定,给大家提个醒:
“法无可恕,情有可原”,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探员就此案请教了法律人士,了解到这对母女的行为构成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的规定,她们的做法使医疗保险基金受损,侵害了全体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共同利益
大多数人会因为方便,经常用本人的社保卡为家人开具大量的药品,但大多数人起初并不清楚这一行为属于违规使用社保卡
75岁的邹某家住诸暨市暨阳街道,丈夫老周今年绍兴市社保个人查询80岁,患有脑梗塞、冠心病,长期住院治疗两个女儿都在萧山居住,2011年,邹某夫妇也搬到萧山有些人社保卡丢失,自己也没有特别在意这件事情,或者途中一直被他人所取用并获取相关利益
●用社保卡开具药品低价卖是诈骗
从另外一方面分析,社保中的医疗保险具有专属的人身性,但对于夫妻而言,是属于具有共同财产利益的,也就是说,如果夫妻一方不支付医保,就要使用夫妻的共同财产去支付医疗费,在这种情况下,检方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无可厚非,但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也不属于失职
新京报记者王巍综合《绍兴日报》、中新网报道
●冒名住院骗取医疗保险基金
相比较之前的用自己的社保卡给家人买药,开具药品低价卖,此举更加的肆无忌惮一旦被抓到,便注定要受绍兴市健康卡到法律的制裁
●将本人的社会保障卡转借给他人使用,或者使用他人社会保障卡并发生医疗费用的
●社保卡防盗用,丢失要及时挂失
邹某患高血压已有30多年,平日里要吃不少药因邹某只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费报销比例较少,而丈夫老周的社保卡能报销不少医药费为省钱,邹某便让自己52岁的小女儿周某,拿着老周的社保卡去配药
患有高血压的邹某,让女儿用丈夫老周的社保卡买药,合计报销11376.64元,结果母女俩双双获刑《绍兴日报》前天报道的诸暨市人民法院判决首例冒用社保卡案,引起大家的争议“用家人的社保买个药,怎么就变成了诈骗?”,一些网友跟评表达不解
●不能用自己的社保卡给家人买药
此外,参保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三绍兴市上虞区教育局年内,该参保人发生的门诊,急诊,住院,门诊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由个人全额现金支付,经区县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每年报销一次造成医疗保险基金损失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情节严重的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2011年2月至今年7月,周某用她父亲的社保卡,为母亲配药34次,报销药费11376.64元
但是张韬律师认为,此案属于“法无可恕,情有可原”目前,我们的社保还是有特定身份的,每人有自己的医保账号本案涉及的行为,虽然是使用家人的社保卡,但她们的行为使医疗保险基金受损,侵害了全体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共同利益
●转卖医疗保险基金报销的药品谋取不当利益的
白癜风患者穿衣注意景德镇健康资讯报道白癜风患者应避免妊娠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hj/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