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

一眼千年,总有一种情怀在泉州人心里激荡


年,“五个泉州”建设元年。

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

有这么多的词汇代表着泉州。

“海丝文化”是泉州人解不开的情结。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千年以后,走过泉州的大街小巷,俯仰之间,“海丝”遗迹依然随处可见。

▲《海丝起点——安平桥晨曦》(蔡永辉)

▲《海丝起点——君临天下》(蔡永辉)

▲《又是一年花开》(蔡鑫)

年,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泉州市牵头,联合广州、宁波、南京等城市,全力推进中国海丝联合申遗。

  泉州市列入海丝申遗的首批遗产点有14个,分别是: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和真武庙、洛阳桥、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梅岭德化窑遗址、开元寺、清净寺、草庵、清源山、伊斯兰教圣墓、泉港土坑村港市遗址、九日山摩崖石刻。列入海丝申遗的关联点1个,为德化县屈斗宫窑址,占了全国总数的近一半。

下面就请跟着泉网君欣赏部分海丝申遗点的风采吧~

万寿塔

万寿塔:泉州湾古航标,又名关锁塔、姑嫂塔,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位于石狮市宝盖山山顶。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故此当时万寿塔成为海上行船的航标。

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洛江区桥南村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洛阳街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湾平梁式大石桥。

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

天后宫:位于鲤城区天后路,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年),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同时也是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

德济门遗址:位于鲤城区天后路,即12世纪-14世纪泉州海外贸易最繁荣的商业区域,印证了泉州城区随着航海与通商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不断向南沿江拓建的历史。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年(唐垂拱二年)。开元寺内的印度教寺的石柱、婆罗门寺带有人面狮身雕刻的华板以及印度教寺常用的伎乐飞天斗拱饰物……无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清净寺

清净寺: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中段,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伊斯兰教寺,是伊斯兰教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重要历史见证。

草庵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位于晋江市罗山镇华表山麓,是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摩尼的石刻造像。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来到草庵,认为这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的最大收获。

清源山

老君岩造像:位于丰泽区清源山西峰下,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道教鼻祖太上老君的古代石刻造像。长期以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中国道教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九日山摩崖石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12世纪-13世纪泉州地方政府主持航海祈风祭祀活动的石刻文字记录,也是现存唯一的古代中国政府就有关航海事宜举行国家祭典的真实记录。位于南安市丰州镇旭山村九日山,东距泉州城区7.5公里。

“海丝文化”是泉州人解不开的情结。

一起来看看专家学者和网友们

对“海丝泉州”是怎么理解的呢?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

泉州的“海丝”遗存十分丰富,百看不厌,每一次来泉,总有新的收获。年,我曾以旅游者的身份第一次到泉州,当时就被浓厚的闽南文化氛围,以及古朴别致的特色建筑所吸引;年底,我以学者身份再次来到泉州,参加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学术研讨会,我再次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此次来泉调研,我深入“海丝”景点现场考察,细品泉州城,更是惊喜不断。

我现场考察了九日山、洛阳桥、清源山老君造像、晋江草庵、城南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等“海丝”景点。千年洛阳长桥精湛的造桥技艺让我印象深刻。横跨江海的洛阳古桥,经历近千年风风雨雨,仍然安健如初,泉州古人的造桥技术,独步海内外。如今桥上的香火延绵不断,真是活态文化遗存保护的一个典范。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在古代海外贸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宋元时期泉州的刺桐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足见当时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与昌盛。在“海丝”历史遗存保护方面,泉州一直走在前面,早在年泉州就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点”之一,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30多人,看见九日山上的祈风石刻,当场赞叹不已。年底,在泉州召开了“海丝”学术研讨会,更说明泉州在“海丝”保护方面遥遥领先,会上达成的《泉州共识》,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海丝”申报工作的进程。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保护与挖掘极为重视。而泉州,不论是从政府层面的工作布置,还是从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到处都散发着浓厚的“海丝”文化氛围。

网友Nutsbojack

作为历史继承的一部分,泉州对“海丝之路”有着不可割舍的情节。人文景观和文化痕迹,让泉州成为“海丝之路”上的“东方明珠”。从举办亚艺节到作为春晚分会场,突显了这座古今辉映城市的深厚底蕴,也让人相信未来它必将进一步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而发扬光大。

▲《清源山之二——南台岩》(郭宁)

网友偲偲张

记得念大学那会儿,有同学介绍自己是泉州的,像我这样的北方人,都会愕然,因为我们根本没听说过泉州,也不知道泉州是哪里。后来,我们知道了,泉州在厦门边上,很近。现如今,作为一个新泉州人,无论每每结实外地乃至国外的新朋友,说起自己是泉州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说“哦!我知道,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嘛!我还在电视上看过你们的木偶戏呢!”没有知晓、就没有尊重,更谈不上喜爱和推崇,一个不为人知晓,没有知名度的城市,显然是寂寞自卑的,显然无法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赢得发展的舞台。纵观泉州的过往和现在,我们不难发现,将泉州的传统特色文化持续发掘发扬,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放眼泉州丰富多元的文化,犹如一颗颗珍珠,需要一条线将其串联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品牌。而“海丝”这一宏大主题,无疑就能起到串珠成链的效用。因此,“海丝”申遗,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网友平林山寒

最美是故乡,南安情独长。雪峰山水美,山寺鸟鸣禅。生我三十年,桑梓日月新。古郡文化赋新生,海丝起点商网忙。看三大千亿产业,数百万民生幸福。北部农业会展展新颜,中部崛起润无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南安人既仰望星空亦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为建设“创新泉州、智造泉州、海丝泉州、美丽泉州、幸福泉州”,增添靓丽风采。在滋念滋,思之奋之,敢拼智赢!

网友纸墨时光

泉州的海丝遗迹虽星罗棋布,但并未束之高阁,常融入民生民情之中,市民往往可感可知,显示出文化可贵的亲近感,是一种接地气的活态文化。

近日,《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条例》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无疑为“海丝泉州”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历史是一座城市的底蕴,一座尊重自身文化的城市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如梦——洛阳古桥抒情》(戴毅强)

网友冬冬

我们的家乡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点,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城市。千年古刹开元寺,大名鼎鼎的清净寺,玉球风动的灵山圣墓,长寿的老君岩,美丽的洛阳桥等都是泉州著名的建筑;高甲戏,梨园戏,提线木偶等都蕴含着泉州浓郁的文化。正是这些历史的见证,使我们泉州人感到无比自豪!美丽的家乡需要人人尽一份力,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美好,生态文明,美丽泉州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与目标!

▲《洛阳桥》(黄永生)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泉州晚报、泉州网、海丝申遗、网络等

记者:林轩鹤、许雅玲、蔡紫旻、陈起拓、陈森森、张九强、李闽丽

往期精彩阅读(戳下方标题)

1、咱厝有座汉侯博物馆,满藏海丝文化的艺术瑰宝与精神财富

2、中国古代的马列维奇“白上之白”瓷器

3、评《磁灶窑址:福建晋江磁灶窑址考古调查发掘报告》

4、九日山除了祈风石刻,还有这段千古佳话!

5、汉侯博物馆,开辟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联系我们

汉侯博物馆

ADD:福建省泉州(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创新路

TEL:

官方

官方网站:







































杭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zy/472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