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绍兴首次开设“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局长通道”和“县(市、区)长通道”,开展集中采访活动。2月3日下午,绍兴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之前,绍兴市人大代表、嵊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炎根走上市两会“代表通道”,接受媒体记者的集中采访。
记者提问:据我所知,嵊州近两年创新推出了“融调解”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也被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还获得了刘小涛副省长的点赞。请问陈炎根代表,能不能分享一下嵊州的创新做法?您认为如何让群众在“融调解”中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人民调解被誉为“东方经验”,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我是来自嵊州司法行政队伍的人民代表,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嵊州这几年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面的积极探索。
“融调解”机制是嵊州司法系统结合新时代民情日记推出的,以调解平台、队伍、方式、文化、资源和制度等六项融合为基础,而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大家都知道,嵊州素有百年越剧地、千年唐诗路、万年小黄山的美誉,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我们充分挖掘了嵊州各地的家训家规、民风民俗和历史名人的一些善治思想,将其融入调解工作。在王羲之归隐地金庭镇,我们融合王羲之“敦厚退让、敬宗睦族”的家训家规设立了“羲之调解室”;融合三界“始宁县崇文尚理”的文化设立了“始宁调解室”,结合甘霖镇两头门文化打造了“敞开政府大门,走进群众心门”的“两头门调解室”,我们还在马寅初的故居浦口,结合马老“守初心求真理”的精神建立了“初心调解室”,打造了一批极具本土特色的品牌调解室。在去年疫情时期,“初心调解室”坚守“六稳”“六保”初心,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线上“零距离”接触,成功调解了一大批纠纷,为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我们以市矛调中心为核心,纵向融合了市镇村三级平台,横向融合了公检法司、综治信访、劳动保障等部门,初步实现了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实践证明,矛调中心要发挥实质性作用,调解是关键,核心是队伍,去年,我们融合了两代表一委员、乡贤、村嫂志愿者、行业专家等社会力量,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个“调共体”,形成了调解工作合力。针对物业管理顽疾,我们建立了“物业调共体”;疫情期间劳资纠纷多发,我们成立了“企业调共体”;我们还结合嵊州特色产业,成立了香榧、桃形李、花木、小吃调共体;根据城中村改造矛盾纠纷多发的特点,我们成立了“征迁调共体”,调解了因城改引起的矛盾纠纷近起,为政府重点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
近年来,我们在社会治理领域,坚持将非诉讼纠纷纷解决机制挺在前,充分发挥“融调解”机制优势,进一步融合调解力量、融解矛盾纠纷、融化心结隔阂,初步实现了化解跑一站,流程减一批,纠纷降一成的目标,让老百姓在每一件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xingzx.com/sxsmj/53152.html